参加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会的心得体会四月二十七日上午,住建系统召开了县检察院、住建局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会,全系统干部职工在三楼会议室听取了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科长对职务犯罪的有关规定、种类、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及几个案件的讲解剖析,并观看了45分钟短片。职务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使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遭受具大的损失,而且,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还使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人民的罪人,不能发挥其聪明才干,浪费人才资源。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认真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才能葆住纯洁本色,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人,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才能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以下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一、职务犯罪的产生根源及危害从职务犯罪的概念来看,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从职务犯罪的形势来看,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件中,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问题相当突出,涉案人员的身份越来越高,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很大。从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一是政治素质低。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三是特权思想严重。四是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五是监督制约机制松懈,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职务犯罪者心理来看,大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行动诡秘、手段高明、保险可靠。还存在仿效心理。近几年,一第1页共4页些人钻改革的空子,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很多不法收益,未受到惩处,而逍遥法外,个别领导干部就仿效,赚取非法收益。再一个是金钱诱惑和攀比之风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用不恰当的比较方法,越比思想觉悟越低,越比传统作风越少,为了“享受生活”,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大量非法财物供自己消费。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1、树立公仆意识,正确对待权利。职务犯罪、腐败现象的本质是以权谋私,而决策权又是权利行使的关键。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正确对待手中掌握的权利,要认清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自己要把这个权利用到为人民谋利益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要政治过硬,旗帜鲜明,忠于职守,弘扬正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金融、经济、科技、管理等知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廉洁、勤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反面事例警示我们:越是职务高、权力大,越要警钟长鸣,正确使用手中权力,不以权谋私,不以权压人,要严于律己,秉公办事,作好表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掌权为民。2、建立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监督。个人权力不受约束是产生职务犯罪和腐败的温床。应该看到,当前一些职务犯罪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干部缺乏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因此,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强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才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方面从组织制度上、从监督机制上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如开展政务公开制度、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使领导干部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铲除腐败的根源和土壤,使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第2页共4页督之下,做到模范执行党的纪律和各顶规章制度,表里如一,做好表率。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凌架于党纪国法之上,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顶风犯罪,就必然走到向邪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