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临川一中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市级综合督导意见临川一中: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赣教督字[2009]3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直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工作的通知》(抚教督字[2011]7号)精神,市评估组于2011年10月27日至10月28日对临川一中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现将此次评估情况通报如下:一、学校概况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全校在职教师618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278人,一级教师216人,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及省市学科带头人25人,省骨干教师20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8人,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56人。学校新老校区占地441亩。教学设施齐全,达部颁标准。多媒体教室、电子视听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演播厅、实验室、画室、数字球幕电影院、天文台、琴房、健身房、400M标准跑道的田径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居全省先进水平。至今,临川一中已获得国家级荣誉18次、省级荣誉26次。其中,2005年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和“江西人民满意的十大品牌中学”;2006年被评为“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2007年被评为“2006—2007年度公众满意·中国十大名牌中学”、“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2007年度人民群众满意学校”;2008年又被评为“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2009年、2011年再度获得“中国百强中学”等殊荣。二、工作特色和经验(一)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倡导教师高效工作,学生快乐成长。学校在引导上目标明确,把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快乐、开放,具有基本学习能力,对社会、对自己、对家庭负责,心智健全的人。学校主动求变,变“四苦”精神为“四个转变”,即“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四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的办学模式。变苦抓为善抓,变苦教为乐教,变苦学为巧学,变苦育为善育。注重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学校过硬的基础设施为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随着占地366亩的新校区投入使用,学校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进入了全省一流的行业:理化生实验室达部颁标准,全省独家装备了球体电影室和7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含1个机器人活动室),投资65万元兴建了先进的计算机室和多功能演播厅,四百米标准田径场、室内体育运动中心、天文观测台等一应俱全;建设了美术教育区和音乐教育区,设舞蹈厅、形体训练厅、画室、音乐室30个,建画廊80米。按照教学、训练和演出的需求,配齐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以及大量的美术教学用品、器材和电工器材,为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流的设施、设备和场所。(三)学校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把工作当享受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使学校有一种持续创造卓越,永争第一的精神。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的教育服务环境吸引了全省各地的优质生源。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创业环境打造了吸引人才的低洼地。近八年,临川一中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共有209人录取清华、北大。每年高考,学校600分以上的人数、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均为全省第一,连续八年创造了江西高考的“神话”。在巨大的成绩面前,学校领导和教师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以持之有恒的一流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自满,而是始终怀着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冷静对待过去的成绩,认真思考未来规划,以团结奋进的内生动力,立足发展。以持之有恒的一流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爱岗敬业的精神难能可贵。(四)学校教学管理有鲜明的学校特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分层进行教学,分级进行要求,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教师的管理考核粗线条,教学过程管理精细化。课堂效率关注:一是针对性,要求教师教学紧紧针对新课标、新教学要求、新教材,同时还要针对学情,及时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主体性,课堂要确保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