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修身的心得体会配合学校警示教育地开展,根据学校的部署要求,我认真进行了学习教育,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权利运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心得体会如下:1.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工作方法就无法改进,完成的工作也就不可能正确.一些教师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式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教师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2.加强对教育腐败的认识.一是对增强教育腐败的认识.教育腐败之所以令人深恶痛绝,是因为少数权势人物公然藐视,挑衅和侵犯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破坏制度和规则,利用稀缺的教育资源牟取一己私利.因而,教育腐败虽不属常义中所说的教育公平问题;却是教育不公的一个极端,是教育公平问题的特殊形态.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和社会背景下,它或许可以成为教育公平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二是对了解教育腐败的成因.社会原因而言,学校的实际困境是一个基本诱因.教育经费匮乏,教师待遇低下的现实,迫使学校想方设法创收谋利,用紧缺的学习机会换取经济利益就成为效益最高的捷径.近年来的一个新特点,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加剧的现实,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和办学者的状态,第1页共4页社会腐败风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显而易见.三是教育腐败危害性.教育腐败的恶果,就是严重地腐蚀,损害教育.不仅败坏了教育和学术作为社会公器的声誉,降低社会对教育的公信力,而且导致文凭贬值,职称贬值,学风颓靡,学术退化,从而降低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全社会都将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此外,教育腐败还会严重异化学校的教育功能.花钱买分数,注水文凭,老师鼓励,教唆作弊之类的行为,是对学校教育的反动,是在教育的名义之下向学生提供一种"反教育".教育和学校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具有文明传承,人伦教化和道德养成的基本功能,向有"圣殿","净土"之称,是社会道德的源泉.因此,人们通常将为人师表的教师,充当社会良心的学者视为社会道德的楷模.教师,学校的道德状况往往被视为社会文明的标尺,也是一道"底线"——如果学校和教师都唯利是图,甚至违法乱纪,源头活水遭到污染,社会道德的状况便可想而知.这正是教育腐败有异于其它行业性的腐败,值得特别重视之处.3.正确认识师德的重要性.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状况如何,关系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2页共4页关系到全民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教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