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经历材料:用爱去感化用心去观察用情去引导今天,非常欢乐有时机在这里就班主任工作作一发言。过去一年,在学校领导、年级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怀支持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了点滴成绩。与我校工作经历丰富的老老师、老班主任相比,今天我的发言谈不上经历介绍,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本人做班主任工作的一次心路历程回忆。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与大家分享本人的心得体会,缺乏之处请多批判指正。一、用爱去感化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我担任的是一般班的班主任,但我并没有把班上学生当成不可教的一般班的学生来一般待之。开学伊始,我首先对班上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情况等进展理解。从家庭背景看,我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城区离婚单亲家庭,将近三分之二的来自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家庭。这些学生大部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少,可能直截了当感受来自父母的爱非常少,导致行为适应非常差。这也就意味着,对这些学生的关爱和严格要求同等重要。爱是润物无声的教育。我想,关于班主任来说,可能从来不缺少对学生的严峻,尤其是对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缺少的可能是那种“刚柔相济”的关爱。因而,我更加注重在严格要求的根底上,用关爱去感化他们。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不断在亲戚家生活,与父母没有任何沟通。其行为适应非常差,住校时经常串寝室,喜爱随意偷拿同学的衣服、鞋子穿。后来开展到与外班同学打架,其他同学也不喜爱他,觉得他自诩自大、满嘴谎话。我屡次找他谈话,与他父母沟通,理解到他事实上内心渴望被确信。因而,我对他做得好的予以确信,并指出好在哪儿;对他做错了的,告诉他错在哪儿。用关爱树立他的自尊、自爱,培养他的荣辱感。这位学生进步非常大,如今尽管在德育班,但听说他在班里是表现最好的。二、用心去观察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这个“有心”,确实是要用心去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心世界。我们面对七、八十个学生,每个人都性格迥异,有各自独特的内心世界。假如不细心观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容易构成与学生的隔膜。我从课堂上、课间活动等不同层面去用心观察各位学生的言行举止,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展教育。特别是对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我更加注重观察他们与别的学生不同之处。班上有个学生李某,沉默寡言,我观察到他经常把手在身后,但一个人又爱在桌上写写画画。我感到非常惊奇,从侧面理解到他父母已经离婚,他主要跟祖父生活,他在小时候手被烫伤过,留下了比拟明显的疤痕,因而有较强烈的自卑情绪,但他在绘画方面有专长。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名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指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关键是我们如何消除自卑心理。我依照他的绘画专长,让他设计在学校运动会上用的班旗,同时在家长会上公开表扬他,他的妈妈和他对此非常骄傲。如此逐步培养了他的自决心,消除了他的自卑感,这位学生逐步变得活泼起来,与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三、用情去引导英国艺术评论家园斯金曾说过,“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这说明对学生的教育,重点要引导到其行动上。爱因斯坦也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舞学生去实际行动。”因而,我在工作中十分注重用真情去引导学生行为,鼓舞他们标准行为、端正目的方向、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一,引导学生做一个守纪的人。我们班学生的学习根底较差,因而,我不要求他们在学习上最优秀,但要求他们在综合素养方面努力做到一流,首先做到遵纪守法。我在班里开展评选“最……的同学”活动,通过评选“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最勤奋的同学”等,树立典范;通过评选“最不爱‘睡觉’(‘迟到’)的同学”、“希望他最有进步的同学”等,鞭策后进。先进典型发挥了带动示范效应,表现差的同学则积极改正缺点、标准行为,全班构成了争先创优、争比进位的良好气氛。第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目的的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确实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一般班的学生尽管成绩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