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经典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晶体的温度升高B.固态酒精熔点是-117°C,固态汞的熔点是-39°C,所以到南极考察时要使用汞温度计C.0°C的水不能蒸发D.冬天能看到嘴中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会吸热外界的热,外界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晶体的温度升高,A符合题意;B、酒精的凝固点为-117°C,汞在-39°C时已经凝固,南极的气温低于-39°C,故不能用汞制作的温度计,应选酒精温度计,B不符合题意;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不符合题意;D、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是液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涨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根据液体的凝固点与所测温度的关系,选择测温物质;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2.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B.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D.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用温度计测温度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4.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教室门高约为300cmD.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C左右【答案】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C,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5.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你考试正在使用的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B.你正在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6.5CC.你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D.你所在考场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200mA【答案】D【解析】【解答】解:A、新2B铅笔的长度约20cm,不会达到30cm,故A不符合实际;B、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0C,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重力为G=500N,单脚的受力面积为0.02m2,故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卜G600N强约为p=厶=儿=&0加=2.5x104Pa,故C不符合实际;/WD、考场的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W,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1='==0.2A=200mA,故D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