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下册学科:语文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工作单位:栏杆镇孙楼小学姓名:刘引联系电话:13866594365邮政编码:234105电子邮箱:2639096537@qq.com“?”“!”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论证观点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几个具体事例来论证这个观点?1、洗澡水的漩涡2、紫罗兰遇酸变红3、儿子睡觉眼珠动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人物发现现象“?”从“?”到“!”的过程“!”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水漩涡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是什么?会不会?有什么?什么样?进行许多实验终于制成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相同点: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故事,都是偶然发现的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地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问题:1、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看得多了,不以为奇)从三个事例中哪些是司空见惯的事情?2、联系三个事例,在这一段话中,“?”指(看出问题,不断发问)“!”指(解决问题,追求根源,找到真理)3、那么把“?”拉直变成“!”表示哪一句话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形象,直观,易懂)(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总结观点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想发现真理需要什么条件?找出这两个自然段几个关键词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1、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2、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著”分别指(水漩涡旋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制成了酸碱试纸)、(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是表示在做梦)。总结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题的含义是什么?(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就能发现真理)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总结写法,随文练笔1、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2、写作特点: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3、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道理。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