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七科目:语文教研组长审核: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25.河中石兽(第二课时)备课人:索亚斌【学习目标】1.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自主预习】从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合作学习】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3、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4、文中两次写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讲学家的“笑”:;老河兵的“笑”:5、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拓展延伸】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你认为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当堂检测】11班级:七科目:语文教研组长审核: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当堂检测】课后第三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