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6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今日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公告说,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1月7日正式启动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以来,收到了社会各界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问计于民、广集众智,努力制定高质量的、管用的《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面归纳整理、分析研究意见建议,提出若干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重大问题,自即日起至2月底,继续公开征求意见。公告称,希望社会各界围绕切实解决下列4个方面、20个问题进一步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实招、硬招、新招:(一)加强农村教育的意见建议。1、实行城乡教育统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的意见建议。2、解决农村教师缺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办法措施。3、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意见建议。(二)深化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4、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5、创新人才培养的办法措施。6、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办法措施。8、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9、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10、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区域教育协作的政策措施。(三)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中突出问题的意见建议。11、解决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的办法措施。12、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建议。13、如何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解决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问题。14、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15、如何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16、如何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办出特色。17、如何构建终身学习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四)保证教育投入和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18、如何依法落实“三个增长”、强调政府投入责任。19、如何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鼓励社会投资、捐资教育。20、建设和谐校园的办法措施。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和来函形式集中就上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公告提供了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发至dtl@moe.edu.cn;来函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转《规划纲要》意见收集组,邮编:102617,请在信封上注明“纲要征求意见”字样。三个增长”是指县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比例;生均教育事业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首先,要分析这20个问题是否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认真分析“下一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以下为摘录)——关于“下一个社会”作者:德鲁克管理学院教授那国毅2006/03/19德鲁克认为,下一个社会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30年左右。下一个社会将是知识社会。知识会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它具有下列3种主要特质:没有疆界,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流通还容易;向上流动,每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有力争上游的机会;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均等,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生产工具”,即取得工作所需的知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这3种特性加起来,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无论对组织和个人而言都是如此。知识工作者是下一个社会的主力军。知识工作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知识工作者在其专业方面一定要比他的老板知道的多,否则老板就请错了人。“知识工作者是伙伴,而不是下属。”知识是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工具,由知识工作者拥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知识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基于知识工作的特点,企业只能要求员工提供绩效,而不能要求员工忠诚。知识工作者愿意献身于他所从事的事业,而不是他所服务的组织。在谈到竞争优势的关键,他说,“让传统劳动力有生产力的保障是体制,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这些精辟的论断,也许会给那些不知道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