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下乡心得体会2012暑期“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2012年7月9日—18日,是毕节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赴XX县区锦星乡三下乡活动的时间,短暂的几天下乡活动,让我们每位志愿者都获益良多,铭刻在我们每位队员心中,成为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中的一股默默的力量。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我们舍弃享受暑假的快乐时光,决心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再苦再累也甘愿,毕竟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此次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名来第一次“暑期三下乡”,从前期的准备工作、活动方案的策划、队员的选拔,一直到踏上征程并顺利完成任务,无不凝聚着我们团队队员的心血。2012年7月9日,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赴XX县区锦星乡团队开启了征程。早上9点,在胡洁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队员从学院门口乘车出发,前往XX县区锦星乡。中午,志愿者一行抵达锦星乡政府,胡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同锦星乡政府、党委、团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简要的座谈,并转达了学院党总支书记的问候和感谢。同时,地方政府向志愿者们提出了活动相关要求,并解决了志愿者食宿问题。午饭后,志愿者们鲜亮的旗帜和整齐一致的着装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好奇,激发了群众们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这次活动,我们每天的安排都十分紧凑,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每天都有着新的任务,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调研部分,让我真实的了解到村民们内心想法,当地居民所讲的都是一些家乡客家话或是少数民族语言,有部分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的沟通因此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过我们的队员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每个人都努力的去跟当地居民交流,我们把那些稍微能听的懂方言的同学安排的每一个小组中,另外我们调研的时第1页共7页候方式也比较新颖,采用闲聊的方式,把一些问题穿插进去我们的话题当中,从聊天中收集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每天晚上我们所有的队员还会在宿舍进行每天的经验交流,把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然后我们大家一起解决,也说一些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趣事,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经历,把白天的劳累在无忧无虑的聊天当中忘却,让我们的团队能时刻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天的工作。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这次是我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十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这次也是我参加过的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得到了锻炼,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服务队伍将会继续下去,不断的去需要我们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得到了学校团委和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对学校团委和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和领导还有锦星乡团委书记廖星、锦星乡副乡长梅涛、锦星乡第一小学的老师还有其他帮助过我们的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此次“三下乡”活动才第2页共7页得以圆满完成。炎炎夏日,汗水浸渍着衣服,烈日炙烤着肌肤,我们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