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把者岱小学金超琼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兴洛路25号13619470932一、教材简析:《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二年级上册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讲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角色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狼的凶残、蛮不讲理,小羊的软弱、温顺。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二、设计思路:每个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的,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采用“由扶到放”的学习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合作讨论、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多向互动中阅读、感悟、表达和创新。三、教学目标:(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9个一类字,5个二类字。(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四、教学重点:(一)识字,写字。(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五、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找碴儿”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六、教学方法:注重感悟朗读。“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1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积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在朗读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外,朗读过后的评价我也很注重艺术性,不仅对学生的朗读活动进行评价、指导,而且注重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在教学中我始终采用“边扶边放”的教学方法,指导朗读狼三次找茬的经过,然后全班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究,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七、教学准备:图片(狼小羊)、头饰、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时间:第二课时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出示图片小羊板书羊)。2、小羊呀在溪边喝水,瞧,这时,谁来了?(出示图片狼)3、狼是本课的生字。(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书空)谁来读?读准后鼻音。4、谁来谈一谈你对狼和小羊的印象?5、揭示课题:狼和小羊。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6、小朋友们,凶恶的狼和温和的小羊遇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过渡:我们上节课认识的词语宝宝们也很想知道,你们愿意和它们分享这个故事吗?(想)看,它们都来了,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二)复习字词,夯实基础。1、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拼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跟读、男女比赛读、齐读)2、提醒学生怎样读容易出错的翘舌音、后鼻音和轻声。2、小朋友们,如果老师把拼音去了以后,你们还能准确地叫出这些词语朋友的名字吗?(能)3、指导书空“争、经”。过渡:小朋友们,词语朋友们听到你们能够这么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心里可开心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三)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听录音,指名分段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2、学生反馈。(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3、那么狼为了想吃小羊,一共找了几次碴儿?(三次)过渡:那又是哪三次碴儿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四)精读课文。1、品读第二、三自然段。(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狼想干什么?根据生答。(师板书:“很想吃”)(2)狼多么想吃小羊啊,谁来读好这句话?(3)狼心里是这样得想,嘴上是怎么说的呢?(引出狼第一次找茬的话)(4)啊,好一只凶恶的狼啊,我们一起把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5)真的是被小羊弄脏了么?我们来读读小羊是怎么说的(引读并出示小羊说的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