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2、通过概括斯科特一行人的牺牲情形和品味感人的情节(细节)与关键语句,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3、理解题目的含义(作者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课型:讲读课教具:PPT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名字叫什么吗?(对了,阿蒙森—斯科特站。)那你们知道这名称的由来吗?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假如要你给其中一位人物写传记,你会选择谁?那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谁立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伟大的悲剧》吧。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茨威格是一位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奥地利伟大作家。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等著名作家写过传记。坦言说:“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文学史家称:“他的传记文学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着重点是刻画、反映主人公的性格。”2、检查字词的音、义。3、快速阅读方法点拨:(1)判断信息类型确定提取要点。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记叙文,所以记叙六要素应是提取要点。(2)围绕提取要点集中筛选信息。(3)根据信息主次快速取舍阅读。4、学法实践:按下列提示快速捕捉文章的信息。(1)按时间顺序,寻找文中关键的时间词语,圈点勾画,筛选各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2)按地点转移,追随斯科特一行的行踪。(3)按人物故事,再现埃文斯、奥茨以及其他三人的牺牲情形。5、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信息。生思考后到黑板上书写(2-3人),通过比较明确六要素。明确: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力尽艰辛到达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早一个多月到达,只好沮丧地踏上归程,在途中与暴风雪搏斗2个多月后,全部壮烈牺牲。6、在概括的基础上复述故事。以概括的内容为蓝本,适当进行扩充,在小组内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相互指出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推荐代表在班级内复述;同学、教师点评。交流前指导:抓住斯科特5人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主要行程和5个人先后遇难的情形)。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注意:(1)复述的思路要清晰、语言表达要流畅、要富有感情。(2)在复述中明确斯科特等在知道失败时的沮丧痛苦的心情。启发:课文怎样描写这种沮丧痛苦的心情?①面对阿蒙森先到一步的事实,他们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像被判了刑似的”失望,用“冷漠的眼睛”看着一切。②结合“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导析:这是对挪威国旗的特写。在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让斯科特联想到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更加刺激他们作为失败者的敏感的神经,令他们的内心痛苦万分。③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的痛苦。在此基础上明确: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阿蒙森队已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回归途中,冷酷无情的自然如恶魔般召唤寒冷、冰冻、飞雪、风暴,吞噬着他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原先储备的燃料、衣物越来越少,当初充沛精力的缺乏,高涨热情的缺失,又是雪上加霜。最后他们一个个走向死亡。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