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_第1页
1/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_第2页
2/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_第3页
3/3
七语下《黄河颂》学案主备:朱桂凤副备:王轩审核:时间:2017-2-19【学习准备】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课文哪些运用这样的手法的。2、1)作者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黄河颂》,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恢弘气势。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培养语感。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美,提升欣赏品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以热爱祖国山河为荣、危害祖国为耻的意识。【学习提示】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第一遍读,扫清文字障碍。2、第二遍读,划分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3、第三遍读,听朗读录音,再次品味诗歌韵味。感知课文:1、划分诗歌层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各层次内容。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二、品析鉴赏:潜心会文,自选角度(章法结构,名句品析,分析意象,领悟意境,鉴赏写法……)自由赏析。1)解题。本科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再次品读课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朗诵。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学习小结】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夯实基础】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后面问题。1、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A、雄浑豪迈B、澎湃激昂C、悲壮高亢D、含蓄委婉2、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