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国内绿色信贷革新与跨越VIP免费

2024年国内绿色信贷革新与跨越_第1页
2024年国内绿色信贷革新与跨越_第2页
国内绿色信贷革新与跨越为进一步推广低碳理念和创新低碳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对现有绿色信贷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初步形成了“低碳信贷”概念。低碳信贷,顾名思义,就是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基础上融入低碳概念,将原有绿色信贷模式进一步专业化为两维低碳信贷体系(见图1):一维是低碳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低碳产业、低碳企业规模化信贷的投放力度,力求低碳经济信贷化,助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开展;二维是cdm下cers贷款。借助全球碳权交易市场发展平台,对cdm项目下cers进行贷款。一方面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资金援助和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可促进一维低碳企业贷款中低碳企业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一、国际银行业的绿色信贷创新(一)环境融资产品———低碳经济带来的银行融资产品创新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很多发达国家企业转向对环境友好型项目,如环保技术、节能、水循环设施、垃圾深埋生产沼气、林业再造项目、环境管理系统等以及再生能源项目,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开发。据估计,其中仅污染物减排技术市场规模就近4000亿美元,无疑为西方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信贷市场。环境融资项目一旦被开发成为环境融资产品,银行业的信贷杠杆效应将进一步深化。例如,近年荷兰国际集团在荷兰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的协助下,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出一系列环境融资产品,不断进行低碳融资产品的创新。(二)碳交易与碳金融产品———银行业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碳交易。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发达国家通过cdm方式抵偿自己在公约中规定的减排份额,使得全球碳交易的需求量在未来5年间预计为每年7亿至13亿吨,按每吨20美元至50美元的价格计算,则形成了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至650亿美元的国际碳权交易市场,巨大的碳交易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第1页共4页利润空间。法国兴业银行与荷兰银行等著名银行金融机构已纷纷增设碳交易基金,扩充碳交易业务,实施能效贷款项目,从中赚取佣金、利息以及金融中介服务手续费。2.碳金融产品。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基于碳排放额度的衍生产品以及碳基金。国际专业投资银行通过投资管理碳基金来为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中获取可观的财务回报。英国伦敦专业投资银行在中国主要开展cdm方面业务,以买方身份去开发和收购项目中经核证的减排量,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生物燃料、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填埋及垃圾填埋气体应用、水泥余热、地温余热回收,高炉煤气、生炉煤气等。目前该基金在中国有6000万cers,发改委审批项目有30多个,cers中国市场交易价格在8-12欧元之间,则通过投资该基金该银行可获益144-216万欧元。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创新经验总结(一)上海交通银行———用好信贷价格和担保的杠杆放大效应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机制上对绿色信贷政策进行创新,用好信贷价格和担保的杠杆放大效应,对低碳和高碳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分而置之。对低碳经济结构或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优化对待,实行低息、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进出口退税补偿、扩大信用保险范围等优先扶持政策;对暂未列入国家淘汰范围但实属高碳经济结构的生产和消费提高信贷门槛,实行高息、提高担保条件等信贷限制政策。(二)中国建设银行———绿色金融服务一条龙在金融服务创新领域推出了绿色金融服务“一条龙”系列,包括“绿色融资”、“绿色管家”、“绿色能效”、“绿色生活”和“绿色公益”五个子方案。旨在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满足环保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深化与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与环保公益组织的业务合作,拓展环保领域的新商机。(三)中国工商银行———推动“三新产业”信贷市场发展紧随国际国内低碳经济政策走向,切实扶持低碳经济项目,选取低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三新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绿色信贷政策切入点,从拓第2页共4页宽市场、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角度逐力节能环保信贷项目的发展领域。在对“三新产业”放贷过程中,工行建立了从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对所有贷款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