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VIP免费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_第1页
1/3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_第2页
2/3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_第3页
3/3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潘宝成原创:小李扔刀按。作为老师,收到一个好学生,比抓了一个涨停板还要高兴;看到一篇好作业,比节奏点进场成功还要高兴。以往的学生作业,有不少不错的;而且从学生的角度写,更贴近初学者的阅读视角。所以打算选一些优秀作业发出来,以飨读者。这是第二篇。作为方向交易体系理论部分的最后一节课程,老师比较全面的讲述了一些重要的交易理念,现将我对其中一些理念的感悟汇报如下:一、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其实都是“术”,是交易者在市场上实践交易三观、达到盈利目的工具和手段,技术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罢,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讲,这两种手段没有哪个更好的问题,只有哪个手段更适合的问题,只要这个“术”与交易者的交易三观、交易理念相匹配,适应交易者的性格,则交易者就能够以“道”驭“术”,达到在市场中持续稳定盈利的目的。两者对比的话,相比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的门槛比较低,更贴近市场,比较适合个人交易者或者小型交易机构。既然这两种交易技术各有优势,自然就会有人想到“双剑合璧”,集合两种交易技术之所长,是否就可以使交易效果更好。答案是否定的。对于技术交易者而言,吸收了基本面分析之长,自然同时会遭受到基本面分析之短的损害。对于基本面交易者而言,吸取技术交易的优点,则必然要忍受技术分析手段的缺陷,总体而言,在一种交易技术之中引进另一种交易技术元素,并不能够有效提高优势和确定性,相反,两种交易技术常常会给出相反的交易指示,使得交易者无所适从,陷入迷茫,反而不如坚守一种交易技术的效果好。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双剑合璧”是不可取的。关于双剑合璧的论述很好第1页共3页二、大势问题很多交易者之所以犯频繁交易的毛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什么钱都想赚,而不管市场是处于趋势还是震荡当中。实际上,作为一个不以胜率取胜、依靠小亏大赚实现稳定盈利的系统来讲,必须有足够大的趋势走出来,才可能为交易者提供足够的盈利来覆盖亏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捕捉大趋势,抓住大势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资金账户有质的变化,小的行情注定只能提供小的盈利,是无足轻重的。(大势主要指的是市场整体情势。)交易观念和我们的生活观念其实是很贴近的,我特别欣赏西方人常说的一句祝福语:goodluck。我发现西方人的生活哲学里,往往把运气看的挺重,一个人取得巨大成功,他们会把这个人的“运气”因素赋予比较大的权重(但是并不否定这个人的个人努力),成功者本人往往也比较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是借了当时的大势。而东方人则相反,往往把成功归结为成功者自身的努力,成功者在成功后也觉得自己真的英明神武,“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其实并没有深入到大多数人的思想里去。而作为交易者,我们应该敬畏市场,要把自己想的“笨”一些,要认识到自己在没有大的市场机会下,什么都不是,除非市场有潜在的大机会,否则不参与。看不懂的、高难度的市场行情,让那些高手去尝试吧,与我们无关。三、左侧交易与右侧交易《大作手回忆录》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当市场按照你的预期发展的那一刻才果断出手,而不是在事前”。右侧交易是根据行情的发展来验证之前的预测,比左侧交易更客观。当然,方向交易所讲的右侧交易,是指在行情走势指引出方向之后才进行交易。四、心态问题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恐惧、贪婪的心态,这本身不是什么错误,人的本性而已。心态是很难主观克服的,但心态是可以利用客观的系统设置来加以引导的。这好比一个社会,有了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人性的社会制度和法律,自然会繁荣昌明,好的制度能够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能够使好人变成坏人。交易体系的设置也是一样,完善合理的交易体系,能第2页共3页够很好的引导交易者的心态,该贪婪的时候贪婪,该恐惧的时候恐惧。五、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互相促进提高的,“知”得明白,才能“行”的坚决,而“行”的坚决,带来了好的结果,反过来又使“知”更加透彻,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我们现在学习老师传授的课程,就是一个“知”的过程,将来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交易理念问题补遗》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