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21、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主备人:余志斌参备人:汪菊会沈志远余鹏飞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难点: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会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复习导入)1、读词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明、天南海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2、分组朗读课文二、明确学习目标:(指名读)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过渡: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时不可估量的损失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一)读课文②~④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1、出示学习要求(一):细读课文第②~④自然段,用“——”画出文中三句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人们会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这么大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呢?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读找到的三个句子。A、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B、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C、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②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人们会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等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4、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赞美之情。)5、填空并试着背诵:圆明园的风格各异:有,也有;有,也有。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圆明园中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风景,如、。圆明园中不仅有,还有。(二)读课文第⑤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渡:同学们,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但是,这样一座珍贵的园林,却化成了灰烬,你的心里又会感到怎样?你想知道它是怎样毁灭的吗?】1、出示学习要求(二)9-7-1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⑤自然段,读后与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去写它辉煌的过去?2、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了解和感受。(注意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②教师补充介绍相关资料,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出示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进行理解)④抽生交流第二个思考题。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众星拱月的圆明园布局、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各个年代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就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让侵略军肆无忌惮致使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