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一、《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会天大雨()(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发闾左谪戍渔阳()(4)等死,死国可乎()(5)宜多应者()(6)度已失期()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百姓多闻其贤闻寡人之耳者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5.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必然性:6.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简答题1.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7.选段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8.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9.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必然性:10.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111.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12.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1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14、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15、《陈涉世家》《醉翁亭记》都有一个加点的“醉”字。《陈涉世家》中“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6.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17、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18.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19.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0.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2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简答题答案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3.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惜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阵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4.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5.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6、不能。①陈涉在起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且建立了政权。②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并未发挥积极作用。7.答案要点:(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8.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9.答案: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