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再见了,亲人》是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是一部分,讲志愿军分别与大娘、小金花、大嫂在送行路上的情景;后三个自然段是一部分,讲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在车站上、列车开动时惜别的情景。文章语言精炼形象,情感真挚热烈,满怀深情地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二、说目标本文思想情感教育内容鲜明,据此确立目标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根据五年级语文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立目标2:2、继续练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之一,语文课应该凸显语文味,所以字词句教学始终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教学,因此确立目标3:3、学会本课7个生字,掌握“暂时、供应、昏倒、乘机、雪中送炭、深情厚谊”等词语;了解同一内容不同说法的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佳句妙语的背诵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力方式。据此确立目标4: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三、说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具体讲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情景,因此要让学生通过理解志愿军追述的往事,体会惜别之情,体会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由于抗美援朝这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又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时,我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情感基调;再让学生主动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词句段分析,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所做的事!以读为本,读思结合,读中悟情。由于通篇文章是以志愿军的口气来写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亲情、真情、深情,为志愿军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志愿军感激不尽,由衷言谢。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浴血战斗、流血牺牲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中朝两国人民的并肩作战、休戚与共的事迹感动了几代人。怎样让学生读出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我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找,透过惜别场面人物对话想像,结合历史资料的展示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发挥学生主体性,真正达到“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感悟内容所蕴含的思想。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师简介资料,学生讲述收集到的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知时代,亲近文章内容,再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再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的事,以及惜别情景。第二课时: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质疑讨论分析解决问题透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再反复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板书“亲人”,引导谈一谈对“亲人”的理解和认识。2、让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朗读,学生有能力说出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所以提问学生课文中重点写到了哪些亲人?二、细读课文,解读亲人1、细读课文,根据课文说一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2、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由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3、结合作者写作角度,谈一谈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让朝鲜人民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找一找,结合着人物的对话想象。4、引入资料了解。5、谈体会。引导:从这种跨越国度的支援,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品读课文,读出感情。1、课文中那些段落或语句令你感动?原因是什么?2、指名读感动的地方,说一说理由。四、研读课文,体会表达特点读了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你有新发现吗?教师引导学生找课文的在表达方法上的突出的特点。五、大胆想象,学习表达。在依依惜别之时,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