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初二上学期(2010-11-1513:46:58)转载▼标签:杂谈活动一:欣赏与评述春如线(彩墨画,1995年)(现代)吴冠中“春如线”,吴冠中说,“我有不少画作以‘春如线’命名。‘春如线’是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一句唱词,以‘线’书写春意,情脉脉,我乐于借用。”因为“线”的情脉脉,在吴冠中的眼中,这个世界,几乎都是线和线的组合。公园里,青松抽出新芽,松针挥舞,风筝之线从树梢延伸,城市里,线群交谱,空间犹如网格。桥是线,风是线,流水也是线,“线,身段不同的线,风韵各异的线,都在荡漾……”吴冠中的油画画家吴冠中蒙娜丽莎(油画,1503~1506年)(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77X53厘米,现藏卢佛尔美术馆。<<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自画像(油画,1659年)(荷兰)伦勃朗《自画像》1659年伦勃朗在青年、中年和老年分别为自己画了三幅自画像,本幅为其晚年自画像。伦勃朗晚年贫困,这幅画在他辞世前十年创作的。《自画像》展现了一张洗尽铅华的面庞,目光中略带哀伤,清晰的面部肌理是伦勃朗的典型技法。暗色的背景进一步营造出淡淡的哀伤气氛。宫娥(油画,1656年)(西班牙)委拉斯凯兹画面左侧对着画架手持画笔的正是在画国王夫妇的委拉斯凯兹本人,在中央的镜中可以看见作模特的国王和王后,王女德丽萨带着侍女们、小丑和狗来到那里。这幅画就是描绘那一瞬间的。《宫娥》是委拉斯凯兹(DiegoVelazquez)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是历史上有名的几个直到现在主题都还没被完全理解的名作之一。画家用了极其隐讳的语言,通过画面巧妙的布局,使这幅画的主题变得捉摸不透。这幅画要表现什么,作者想传达的讯息是什么,至今都是艺术史上争议极大的话题。委拉斯凯兹画像持阳伞的女人(油画,1875年)(法国)莫奈克劳德·莫奈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他最为擅长应用纯色和细碎的笔触,表现大自然中光、色的变化。在《持阳伞的女人》(又名《莫奈太太和她的儿子》)这幅画里,莫奈着力表现的不是模特的个性,而是光和微风给我们带来的长久的快乐与享受。夏日里的一天,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小山丘上,花草没过她的双脚。她好象漂浮在那里,色彩斑驳的阳伞带她远去,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她的长裙由于色彩的反射而显得生动逼真,金黄、淡蓝、浅粉闪闪发光。流动工白云和裙摆、起舞的青草,一切都似乎没有"安定"下来,连空气都在阳光的照射下颤动、流转着。我们从色彩斑驳的花草和它们发亮的阴影望过去,觉得阵阵目眩。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