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学毕业典礼学生致辞高校毕业典礼学生致辞毕业,是一个充溢冲突的话题:毕业意味着收获,也同样意味着离别。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校毕业典礼学生致辞,仅供参考。高校毕业典礼学生致辞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日在此作为代表发言,一方面无比荣幸,另一方面又惶悚莫名第1页共19页惶悚的是我未必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留在本校接着读博,还能在人大度过之后四年的时间,事实上并未曾离别。不过硕士毕业终究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一段新路途的起先,值得去细致回顾与品尝。自20**年9月入学至今,在人大校内度过了前后70个月、约合2100余日。这2000余天的经验,所造成的不仅是学问之积累、视野之开阔、人生之成熟,更是对何为“学问”与如何为学的深刻体悟。大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初入此门的学子最常引用的话,也是志向中心憧憬之、念兹在兹的终极追求。然而六年间穿行于书林之间,我们却可以获得一个更为踏实第2页共19页的理解。事实上,读书、写文章本都是由爱好所驱使、较为私人性的事情,固不行以功利计之,亦大可不必以渺远宏大的愿望相期许。清人俞樾形容治学“聊贤于无所专心而已,固不值大人先生一笑也”(《俞樾函札辑证》上册167页),陈澧亦云“为学是一片高兴境界”(《东塾读书论学札记》,《陈澧集》第2册359页),伯希和更坦诚其潜心于西北民族史的考证仅仅是因为“好玩”(《怀念伯希和》,《丹尼斯·塞诺内亚探讨文选》414页)。学问亦本是“为己”之事,读书之欢乐,唯恐无过于“纵心所欲”四字。能得出这样的相识,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国学院宽松、自由的培第3页共19页育氛围和六年本硕连读的学制。这六年来,我们选修过古代史、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各学科、各方向的课程,未必会对专业方向之外的学问有多么深化的了解,但多元与会通的学问背景则是一份弥足宝贵的财宝。在“西潮”泛滥、竞相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为尚的今日,能够用六年的时间,对中国古典学术有所熟识、对其治学方法有所体悟无论今后是否接着学术的道路,都将会是一段终生受用的阅历。犹记本科入学不久后,曾和几位对史学有爱好的同学用一年多的时间细致研读过大半部《史记》;去年又与几位同道共同组织了满文文献读书班,精读了满文实录、军机处录副奏折等不同文类的史料。在这些某第4页共19页种程度上具备初级“学术共同体”性质的读书班中,我们得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背后的动力正在于剧烈的爱好以及因之所生的为学之热忱。近来读到葛兆光教授一段文字,描述志向中的读书境界,大意谓“没有强迫性的耳提面命,没有功利性的计算考量,爱好是唯一的指标,开心是最终的收获”(《书林穿行断简》,《看澜集》196页),用以形容在人大的六年读书时间,当大致不误。张之洞在《輶轩语》中曾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虽多无用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学问门径之获得,当然在读书,更在于师承幸运的是,在人大遇到了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六年间在第5页共19页课堂上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视的记忆。自20**年起,有幸追随业师乌云毕力格教授问学。业师素对学生持其大端,不为之限定详细的探讨题目,激励自由探究学术道路,感谢业师五年来的谆谆训诲与宽容、理解和支持。感谢诸葛忆兵老师、陈壁生老师,还有已经不在国学院任教的孙家洲老师,在古典文学、经学与历史学方面赐予我们最初的`启迪,在懵然无知的大一新生心中留下对学术、对传统的无限敬畏,孙老师更是以亲身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何谓学者的风骨。陈伟文老师的文献学课程、张齐明老师的史学理论课程,也时时为我们指引迷津、示以学问门径。第6页共19页要感谢的老师还有许多,在此无法一一样谢。在此,我谨代表国学院20**年的全部毕业生,向学院的各位老师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感谢老师们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最终,也祝各位同学顺当开启人生新的阶段,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愿在人大静心读书的这段时间,成为美妙的共同记忆。感谢大家。高校毕业典礼学生致辞敬重的各位领导、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第7页共19页今日,能够作为20**届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四年的时间已匆忙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