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参与评价政府,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二、教学重点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教学难点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五.教学手段:结合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国政府的主要只能是什么?公民应怎样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二)新课讲授:内容分析1.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节选某市政府承诺23件实事中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几件实事,意在点明本框的主题。同时,还应该注意,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承诺,这也说明政府为民干实事、做好事的信心和勇气。提出探究与共享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市长承诺的内容,体验政府为民的具体措施。1.市长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务。市长的各项承诺意味着作为市政府应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关心群众生活)(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2.市场承诺的实现,会使更多的人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就业与再就业;会使更多的人解决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的情况;使疫病防治有了健全的防治网络;使更多的孩子安全地接受教育等。使我们时刻感到政府的作用,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充分体味到政府是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便民利民的政府)(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3.市长代表政府作公开承诺的目的是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职能;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通过政府行使其职权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务,真正使人们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样公开承诺,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1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履行情况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具体要求和表现。(怎样)课本P40“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政府的工作态度,还是宪法的要求。以一位乡长和公安局长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典型,结合学生列举实例,是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政府公职人员以自身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①要落实到行动中,真抓实干。②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③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④理解: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课本P41“探究活动”通过对“形象工程”的表现和危害性的剖析,说明政府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哪些事才是老百姓的“实事”,政府该如何办“实事”。引导学生进行“市长的承诺”和“形象工程”的比较,讨论“形象工程”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而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之中。“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悖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增加了政府财政开支,劳命伤财,另一方面,没有着力解决老百姓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意。同时会助长某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滋长腐败。(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具体要求途径。理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