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电网培训心得体会关于许继日立三华同步电网培训心得许继日立工程部于浩博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并将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智能电网全面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规划建设“三华”、西北、东北三大同步电网,以使国家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普及同步电网知识,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号召,许继日立公司在9月中旬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的《“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手册》,以及关于三华电网今后发展规划,并在培训结束后对这次培训进行了以试卷形式的考察.通过此次学习使得大家对特高压电网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得认识,对目前国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同步电网的实际运用、优势、实施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专题学习、自学、知识答题等方式,系统了解特高压电网的基本知识、国家电网的发展规划、特高压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联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成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联结北方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覆盖地理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2015年,全国将形成东北、“三华”、西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占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5.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7%;与北美东部电网等国外现有大型同步电网的规模基本相当。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探讨学习体会。首先,从我国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来看:我国能源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然而,我国第1页共5页能源资源与消费呈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进行优化配置。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能源开发重心逐渐西移和北移,与能源消费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能源基地到负荷中心距离约800~3000千米,能源输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经济性好等优点,是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的重要手段。发展特高压电网,能够充分发挥大电网的网络市场功能,促进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综合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提高输电在能源输送中的比重,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从环境方面来看: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出线较重酸雨的104个城市全部分布的中东部地区。我国中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西部地区的5.2倍,中东部地区已基本没有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而西部地区还有较大环境裕度。与输煤相比,采用特高压输电能促进我国环保空间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西部煤电基地,2020年中东部地区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年,全国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年。二、是加快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不足造成的污染状况。三、是可以缓解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压力。通过煤电一体化建设,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土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圈,大大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再有,从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来看,特高压创新实践带动了我国电工装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造水平的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了产业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能力世界领先。高电压、强电流等关键试验能力世界第一,超过了荷兰kema、意大利cesi等国际著名试验站。基础研究水平大幅上升。全面掌握了基本技术规律,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专家人才。产品设计水平世第2页共5页界一流。发展完善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用于全系列高压设备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