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加强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市党政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省委组织部、XX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后备干部,是指符合一定的条件、履行一定的程序选拔出来的德才兼备的拟作为市直部门、乡镇办党政领导班子人选的对象。第三条后备干部的选拔,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党管干部的原则;(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四)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五)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六)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七)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八)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第二章后备干部的条件和资格第四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第五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下一级正副职;(三)局级事业单位和国有中二以上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根据其从事领导工作的资历,可列为一定层次的后备干部。(四)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乡局级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五)有两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的经历;(六)身体健康。第1页共6页第三章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第六条后备干部一般按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数量确定。第七条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结构:(一)乡局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25岁至35岁的干部为主体,25岁左右的要有一定数量。乡局级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以35岁至40岁的干部为主体,30岁左右的要有一定的数量。(二)后备干部名单中,比较成熟,近期可进领导班子的人选,一般不少于同级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三)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干部,乡镇办应不少于20%;市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政府及其各部门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中,应有适当数量的非中共党员干部。(四)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的专业和知识结构,要挑选一批熟悉经济管理、意识形态、党务、政法、科技、金融、外经外贸等专业人才。第四章后备干部的选拔第八条后备干部的选拔,应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进行民主推荐,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考察对象;(二)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察;(三)基层党组织讨论提出建议人选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四)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工委、市委组织部门考试、考察。(五)组织部门在考试、考察的基础上,报市委讨论认定并公示。第九条后备干部的选拔应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选拔范围不局限于本单位,可以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第十条选拔后备干部要按照规定的资格条件严格把关,特别是把好政治关。第十一条推荐后备干部的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第2页共6页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考察、调整工作一并进行,原则上推荐的后备干部要经过公开选拔、组织考察、市委讨论、一定范围内公示后正式确定。对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在竞争上岗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时不能提拔使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第十二条按照《XX市选调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XX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和市委组织部、人事局选调生纳入相应层次的后备干部名单。第十三条报送后备干部人选材料时,必须以单位党组织的名义写出正式报告,同时上报“后备干部简要情况表”、单位党组织会议纪要、民主推荐和公示情况、考察材料等各一式二份。考察材料要求事实清楚,评价准确,文字简炼,一般在一千字左右。第十四条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实行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制度。第五章后备干部的培养第十五条后备干部选定后,耍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训措施。第十六条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