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城市化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2.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特点和原因。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特点和原因。难点: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教法:列表对比法、综合分析法课时:1板书:一.含义1.概念:(1)农村城市(2)农村城市2.意义: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2)城市化可以缩小城乡差距3.标志:(1)城市人口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二.进程阶段水平速度表现18世纪中期(1750年)前很低(1—2%)缓慢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居中(1900:13.3%)加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大城市发展缓慢。20世纪后(尤其是二战后)很高(1990:41%)迅猛大城市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缓慢。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小城镇;②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③开始出现特大城市;④开始出现城市群和城市带;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三.差异内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18世纪中期)①—⑤晚(二战后)速度慢快①②③水平高(70%)①②低(33%)①②阶段后期(逆城市化)①②③前期(城市化)评价较合理①②不合理(畸形城市化)①②过程:用心爱心专心1人口迁移地区转变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1)以煤矿、石油、铁矿为基础建立了哪些矿业城市?各举两例说明。(2)城市的三沿线分布是指城市分布的哪三种类型?(3)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外国首都主要有哪几个?(4)靠军事原因建立起来的军事城市主要有哪一个?(5)靠宗教原因建立起来的宗教城市主要有哪几个?2.导入新课:前两堂我们主要学习了城市区位因素知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城市化知识。城市化知识包括6·4和6·5两节课文,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6·4节(城市化)。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1.含义:(1)概念(2)意义(3)标志2.进程:(1)水平(2)速度(3)表现3.差异:(1)发达国家(2)发展中国家四.教师精讲1.含义(1)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体现了城市的两个发展过程。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体现了城市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②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体现了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两种城市化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2)意义: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城市化水平既可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又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①原因: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因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即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某区域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是因为城市化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之间在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趋向同化。②表现: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高;城市化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就低。(3)标志: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有主要三方面,即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前两个标志与城市人口有关,第三个标志与城市用地有关。而且,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用地规模则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2.进程用心爱心专心2(1)18世纪中期(1750年)前:由于世界经济水平非常落后,因此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化速度非常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从城市起源到1750年之前,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中,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发展到1—2%,几乎等于没有发展。(2)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由于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世界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城市化速度开始加速,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这个事实。①数据: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70%,而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了340%,即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左右;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第一阶段的1—2%增加到13.3%。②表现:小城镇发展迅速,大城市发展缓慢,开始出现少数大城市,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印度加尔格达、我国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