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基础知识题库测试题带答案模块一建筑材料与检测基础知识题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一、名词和符号解释1、有效数字;2、表观密度;3、比强度;4、含水率;5、软化系数.二、填空1、取样是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从检验()对象中抽取()的过程。送检,是指取样后将样品从现场移交有()资格的单位承检的过程。2、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工作时,必须遵循()取样送检制度。3、某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是268MPa;吸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是249Mpa。此材料()用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4、耐火性是指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保持其不破坏、性能不明显下降的能力,用耐火()表示。5、将26.4843修约成三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为()。三、多选题1、检测工作要以检测标准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等有关的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C、《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D、《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E、合同法2、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检测人员误差;B、仪器设备误差;C、环境误差;D、方法误差3、能够承担委托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A、计量认证;B、检测天分证书;C、施工天分;D、监理天分4、技术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四类标准。A、企业;B、行业;C、地方5、()并且孔隙封闭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性;A、憎水性的;B、孔隙率小;C、亲水性的;D、孔隙率大四、XXX1、说明哪些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2、用什么方法粗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怎样确定取样量?简述测定方法和步骤。五、计算题1、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测定,若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为1500克,试样在水中重940克,则粗集料的表观密度为多少?(疏忽温度对水密度的影响)2、某一块状材料的烘干质量为100g,天然状况体积下的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况下的体积为30cm3,试计算其密度、体积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模块二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技术性能检测常识与技术综合锻炼一、名词和符号解释1、气硬性胶凝材料;2、水硬性胶凝材料;3、P.O。4、P.S.A。5、水泥标准稠度.二、单项选择题1、硬化后的水玻璃不仅强度高,而且耐酸性和()好。A.耐久性B.耐腐蚀性c.耐热性D.抗冻性2、42.5级的硅酸盐水泥28d抗压强度应(。)Mpa。A.≥22.5;B.≥21.3;C.≥7.5;D.≥42.53、石灰的保管期不宜超过(。)。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年4、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快,硬化后体积()。A、缩短;B、大量膨胀;C、微膨胀;D、不变5、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修结果为验收根据时,水泥的取样数量为24kg,缩分为二等份。一份由卖方储存(。)d,一份由买方按《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划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修。A.10;B.20;C.30;D.90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生石灰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煅烧生成的生石灰中不含MgO的成分B.将块状生石灰磨细,可得到熟石灰C.煅烧温度过低或时间不足,会降低石灰质量等级和利用率D.煅烧温度超过烧结温度或煅烧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隆起和开裂而影响工程质量E.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质严格控制煅烧温度2、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目的是(。)。A.评判水泥是否合格;B.评判水泥的强度;C.肯定水泥浆稠度;D.指导混凝土施工3、下列选项中,关于硅酸盐水泥的叙说不正确的是(。)。A.现行国家标准划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XXX,终凝时间不大于10hB.不相宜大体积混凝土工程C.分歧用配制耐热混凝土D.分歧用配制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E.不适用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4、国标规定,水泥技术要求中,(。)不符合规定时,均为不合格品。A.细度;B.初凝时间;C.终凝时间;D.体积安定性;E.烧失量5、建筑石膏具有一定()。A、调温、调湿性;B、耐火性;C、保温性;D、吸声性;E、可装饰性四、工程应用案例进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送尝试室检修,其28d强度结果如下:抗折破坏荷载:6.62Mpa,6.58Mpa,6.60Mpa;抗压破坏荷载:54.0kN,53.5kN,56.0kN.52.0kN,54.6kN,54.0kN。1)通过计算确定水泥28d的抗压、抗折强度值。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