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友谊(2)[导入新课]1936年,为揭开迷雾中的“红色中国”的内幕,埃德加·斯诺突破封锁来到延安,访问被称为“中国脊梁”的红军将领和普通士兵们。交往中,他不仅对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这支神秘军旅的统帅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撰写了闻名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翔实地向世人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使全世界人民得以真切地了解到尚处于弱小的红色力量以及这股力量的生命力。1939年,斯诺再次来到延安,他目睹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后,斯诺应毛泽东邀请先后3次来华,畅叙离别友情,感受中国变化。在此期间,斯诺用他文思泉涌的笔真实地向外部世界宣传中国的最新变化,也积极为中美建交进行不懈的努力。然而就在尼克松访华的前两天,斯诺却因病去世,未能了却夙愿而留下深深遗憾。大洋彼岸的毛泽东闻知消息,伫立窗前,泪流满面……这就是毛泽东和斯诺的友谊。其实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自己的朋友。但是,什么才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真挚的友谊?怎样才能寻求到真挚的友谊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第七课待人真诚热情建立真挚友谊(板书)一、生活需要友谊(板书)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种需要。除了有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要,还会有种种精神的、心理的需要。爱的需要就是其中的一种。巴尔扎克说过:“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这句话,说明了友谊的重要性,人不能没有友谊,人类社会不能没有友谊。生活中需要友谊,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连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可能满足这些心理需要。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同学友谊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情绪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一)友谊的作用(板书)1、友谊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板书)下面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当你最要好的朋友取得成功时,你会做什么呢?是向他祝贺同他一起高兴呢,还是嫉妒他,暗地里说他的坏话?”(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显然,同学们都选择第一种方案。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的话,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了。真正的朋友会因朋友的成功而向他祝贺,为之高兴。可以说,原来的一份成功可以换来多个人的欢乐。举例:孔令辉和刘国梁前后脚进了国家二队,从一开始就住在一个宿舍,同是尹霄教练主管,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训练中是同伴队友,生活中是最要好的朋友。一九九五年的天津世乒赛男单决赛,使两个小伙伴长达五、六年的深厚友谊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刘国梁在两年前的四十二届世乒赛中选过团体阵容,但那次大赛他表现不佳,这特别想在家门口赢球立功,而在一九九四年一系列大赛上初露锋芒的孔令辉,也第一次获得了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比赛前训练时,刘国梁开玩笑似地对孔令辉说:“要是咱俩都进了男单决赛,咱俩不打行不行?算咱俩都是冠军。”没想到几天后玩笑成真,孔令辉和刘国梁在上下半区过关斩将,战胜了所有外国选手,又在准决赛中分别战胜队友丁松和王涛,两个好朋友在男单决赛中胜利会师。冠军稳落中国,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让两个亲密伙伴去争夺一个冠军,而且是他们梦想多年的世界冠军,实在是太残酷了。决赛前做准备活动时,尹霄教练看出了两个小伙伴的心思,开导他们说:“你们的友谊的确很珍贵,但友谊同赛场上的竞争没有矛盾,你们应该尽全力打好比赛,不应该有丝毫的犹豫和保留。”孔令辉和刘国梁听后,心无杂念地在场上打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最后孔令辉获得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场内数十名记者涌向了胜利者。颁奖仪式后,回到两人同住的宿舍,孔令辉父亲的一位朋友跟了进来,热情地向孔令辉表示祝贺。决赛后备受冷落的刘国梁,此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了,孔令辉把屋里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