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对生态市建设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一)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建设“三个适宜(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的重要载体,是解放思想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有效措施,是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老百姓、让每个老百姓受益的执政理念的基本体现。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及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在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市建设与污染减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市建设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体系,逐项分解任务,落实项目建设,由点到面,形成体系。市长与各成员部门、各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等建设任务的时限,并将生态建设工作与政绩考核挂钩,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实绩考核机制,把生态市、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环保考核分值由原来5%提高到27%,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省委、省政府对××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工作非常关心。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XX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专程到××考察指导工作,在××考察小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情况后,明确指示:“希望××市按照全国生态市的要求,拿下全省第一个全国生态市”,“××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汪书记的指示极大鼓舞了××市干部、群众创建生态市的热情,为××市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生态市建设有力推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力促进了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市自2004年提出创建生态市的第1页共8页目标以来,将生态市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高起点编制《××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并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作为市政府推进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高强度投入资金(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近100亿元),高质量实施12项重点工程。其中一大亮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目前,全市18个镇全部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加上市区的2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10万吨/日增加到75.5万吨/日,处理率达86.5%,可实现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cod)3.87万吨/年,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削减了cod的排放;同时投入21.31亿元,建设处理能力3100吨/日的3大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运行处理规模为20吨/日的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厂;按照XX省统一定点规划,全市危险废物实现了100%进行处理。充足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改善和保障居住环境、建设和谐健康的××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生态市建设有力提升城乡环境监管能力。××市在近四年来的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先后成立了24个镇区环保分局,环保机构和队伍得到显著加强。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建成监测大楼和监控中心大楼。投资4800万元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对全市3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所监控的污染源占全市污染负荷的80%,并将监测数据作为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还将在今明两年投入3600万元建设机动车尾气、河流水质、空气质量在线监控系统。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了23个镇区农产品检测站,全市“市、镇、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基本形成,对保障农产品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为了迅速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处置,建立了全市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置应急监测、监察工作人员和专业设备,形成了完备的环境应急处置体系。(四)生态市建设有力地推动××市产业生态化转型。××在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充分立足于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大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