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7课拓展阅读视窗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在《儒林外史》中与“匡超人”相关的情节有: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他乡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侍奉,禽兽也不如”。但是,他逐步发生了变化。先是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后又受到衙吏潘三的教唆,做起流氓恶棍的营生。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地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当他侍奉久病的父亲,敬事兄嫂,亲睦乡里,表现出人性的纯良时,他只能是个卖豆腐的小百姓;而当他变质之后,他却拥有了荣耀和幸福,“高兴长安道”,洋洋得意了。小说通过匡超人的人生蜕变,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士林阶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可憎.()2.踌.躇()3.诰.命()4.盘桓.()5.妆奁.()6.衣衾.()7.装殓.()8.戛.然而止()zēngchóugàohuánliánqīnliànjiá(二)多音字1.差差.遣参差.2.监国子监.监.牢3.粘粘.贴粘.液4.拗拗.不过拗.口拗.断5.揣揣.知挣揣.6.冠冠.冕沐猴而冠.chāicījiānjiànzhānniánǎoniùàochuǎichuàiguānguàn二、写准字形1.yì业酒sì2.竖旗gān立gān见影3.招zhuì桀ào不驯4.九xiāo云外元xiāo节肄肆杆竿赘骜霄宵5.伏shì对dài6.diàn辱zhān染7.jiǎo幸ráo恕8.直duō点zhuì侍待玷沾侥饶裰缀三、用对词语1.抚养扶养例句父母有_____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_____父母的义务。辨析“抚养”是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的意思,只用于长辈对晚辈;“扶养”是养育或者扶助供养的意思,可用于平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抚养扶养2.标致标志例句一位长相_____的女子,正站在交通_____牌前焦急地等待着她走失的驴友。辨析“标致”和“标志”读音相同,但二者意义不同。“标致”指女子相貌、姿态美丽;“标志”是表明特征的记号,表示某种特征。标致标志四、积累成语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2.光天化日:文中比喻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3.面如土色:形容极度恐惧,面容失去血色。4.大吹大擂:本义为用力吹喇叭或击鼓。现多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5.沈鱼落雁:即“沉鱼落雁”。鱼见了人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6.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朵害羞,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作“羞花闭月”。7.珠围翠绕:文中形容华丽的陈设装饰。有时也形容女子服饰华丽或形容美女侍从众多。8.宴尔新婚:形容新婚欢乐的情景。也作“新婚燕尔”。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吴敬梓简介:吴敬梓(17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