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的比例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标:知道比例尺的具体意思,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学习任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任务二:求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课前练习(1)1km=()m=()cm(2)50km=()m=()cm(3)300km=()cm(4)100000000cm=()m=()km(5)2000000cm=()km沟通:上面的单位换算,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引入课题:一只蜗牛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两分钟,为什么?(在地图上爬)在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就用到今日要学的新知识----比例尺。3、明确目标:关于比例尺,你都想知道什么呢?预设:意义、表示、计算、应用等。二、民主导学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任务呈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学课本53页,尝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实质就是一个,前项是,后项是。2、比例尺的形式有比例尺和比例尺两种。1:100000000是比例尺,也可以写成,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km的距离,还可以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3、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km.你能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吗?(写过程)4、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它表示,这是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尺。2、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沟通,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老师巡视指导。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展示沟通(1)从比例关系看,当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关系。(2)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50km→写比=1cm:5000000cm→统一单位=1:5000000→最简比(3)比例尺2:1表示图上长度2cm相当于实际长度1cm,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是放大的比例尺。前面的比例尺前项都是1,是缩小的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任务二:求比例尺1、任务呈现:(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一个cpu零件的长为25毫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0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2、自主学习两题任选一题独立完成,小组内沟通方法。3、展示沟通:沟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4cm:120km或120km=12000000cm=2.4cm:12000000cm2.4:12000000=1:5000000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50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2)在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3)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5:200B.C.5:20000D.1:4000厘米(4)长4厘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0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1:10B.10:1C.1:1D.1(5)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2、结果反馈;出示答案,反馈评价。3、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如何得到的?有关比例尺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反思:通过今日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加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在互动沟通和展示分享环节,由于任务呈现具体明确,自主学习所有学生都能进入状态,展示小组展示时完全当成了小老师,台下同学质疑、补充、更正、争辩,如围绕比例尺的单位全班同学就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厘米,有的说是米,有的说不定,可以用任何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度单位,有的说视情况而定,最后宋林涛提出异议:比例尺实质就是一个比,没有单位,最后全班同学予以认可,老师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