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材料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按照实施方案有序进行,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现将我校的具体作法进行简单的汇报:一、提高认识,敢于创新,倡导高效课堂。4月份,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教研室刘主任关于高校课堂的学习材料,在教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5月初,学校举行了“实施高效课堂”动员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方案》,校长从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小组合作与交流、课堂检测、激励评价等几个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强调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通过培训,老师们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还成立了“高效课堂”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为实践活动的具体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高效课堂实验小组,由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集体备课组;以近几年我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成立“高效课堂达标考核小组”。学校根据创建活动要求,调整并完善了考核制度,将高效课堂达标情况按无效、低效、有效、高效四个等级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里。二、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实施高效课堂。为了落实高效课堂实施情况,以及应对实施中存在的弊端,我校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创建行动。一是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为了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我校语文教研组通过集体的智慧,根据教研室下发的语文预习指导意见,将导学案按读书的三个境界设计为“文海拾贝”、“文海泛舟”“文海感悟”,使学生的学习呈梯度推进。二是组织“高效课堂”立标课活动,要求实验教师上好立标课,立标课必须体现:课前预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小组评价、当堂检测几个重要环节。其他教师在听取立标课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设计导学案,落实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尝试上好实验课。整个五月份,结合领导干部推门听课,安排了全体教师过关课活动,做到了人人过关。三是5月中旬举行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学校精心搭建教学舞台,激励青年教师参加教改活动,让青年教师尽显风采。。四是组织“高效课堂”校级优质课观摩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在教学模式上我们推出:第一步: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第二步:课堂教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第三步:课堂检测,落实目标。第四步:课后师生的反思,修正,完善提高。每一步都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每一步都体现出学生学的主体。我们要求导学案的编写设计要难易适中;上课过程要扎实有效;作业设计要分不同层次;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采取“定时限讲”,要给学生留出自由和训练的时间,突出以训练为主,挖掘学生智能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大力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五”要,“五”不要原则三、划分小组,合作探讨,配合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才会变得富有效率。教师除了在导学案中要给学生出示所要预习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把自己预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为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利用网络,媒体,学习资料等多种学习工具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将全班学生分成“6人学习小组”,组内优中差学生基本均等,便于公平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三个2人组,有问题2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4人组讨论,再不行由6人组讨论,实行组长负责制。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通过在组内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合作研讨,达成教学目标。在一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