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中心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三、经典诵读内容一、二年级每个月至少背诵一首古诗、三句名言。三、四年级每个月至少背诵二首古诗、五句名言。五、六年级每个月至少背诵三首古诗、六句名言。(具体内容附后,由科任选定每月背诵内容,尽量选择学生没有背过的内容,并提前将古诗及名句抄写在黑板上)四、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一)保证诵读时间。1、将每天上午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2、每天下午放学前由班主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五分钟。3、每周星期五早操后分班级集体诵读。(二)各班指导教师由语文科任担任,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月刊登古诗及经典文句。(三)国学诵读与其他学科配合,如音乐课可以安排古诗新唱,写字课抄写古诗等。(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五)指导教师要每周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六)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诵读音频文件,营造诵读氛围。五、评价方式1、过关抽检:(1)班级选定测评员,由测评员负责检查登记同学的背诵情况。(2)每月由科组长与教导对班级各抽2-3名学生进行背诵抽查。(3)每个学期末由校领导下校进行抽查。-1-2、评选优秀:每个学期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评选出2-3名“诵读之星”,由学校进行奖励,并设立专栏进行表扬。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古诗:1、一年级第一学期:《春晓》《村居》《所见》《小池》《咏鹅》《悯农1》《悯农2》《绝句》2、一年级第二学期:《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寻隐者不遇》《早发白帝城》《登鹳雀楼》《梅花》3、二年级第一学期:《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鹿柴》《泊船瓜洲》《小儿垂钓》《元日》4、二年级第二学期:《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江雪》《清明》《江上渔者》《乐游原》5、三年级第一学期:《咏柳》《春日》《乞巧》《嫦娥》《别董大》《出塞》《秋浦歌》《凉州词》《夏日绝句》《三衢道中》《示儿》《游园不值》《墨梅》《竹石》6、三年级第二学期:《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游子吟》《石灰吟》《塞下曲》《枫桥夜泊》7、四、五、六年级以国学课本为准。名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