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八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学习难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谈话揭题师:请同学们看图片:左边这棵树是什么树?(板书:小柳树)在写时要注意不要忘记中间这一撇,因为这一撇就是它长长的柳枝!右边这棵呢?(板书小枣树)“枣”字里面有个“木”,下面的两点像什么就像我们吃的枣子。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师完成课题)二、复习生字新词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词语。(开火车读)【呗,轻声一般读的又轻又短,放在句子里读一读。】这些词语中像“弯弯曲曲”“又细又长”这种类型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高高兴兴、又大又红)师:嗯,同学们真棒,学习语文就要让我们平时善于积累,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三、品读小柳树的美过渡:同学们词语读的真不错,那生字新词回到课文中,你能把课文读下来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请同学们看第2、3、4自然段,找出描写小柳树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1、读第一个句子师:你觉得小柳树长得怎么样啊?生:美、好看、漂亮。师:那你能读出它的美吗?(第一个句子)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柳树长得非常漂亮?(细细的、绿绿的)这下,谁能把小柳树读得更美?(再读)听了你读的,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棵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小柳树了。2、读第二个句子第二个句子,谁想来试试?哪个词语突出了小柳树的美?“浅绿色的衣服”指的是什么呀?指名说。师:哦,这树叶是刚长出来的,浅浅的,嫩嫩的,特别漂亮。(出示图片)谁再来读读?指导朗读。3、读第三个句子师:是啊!小柳树长的越来越美了,那我们的小枣树春天长得怎么样呢?师:这时的小枣树长得光秃秃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也不好看。小柳树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4、读对话师:小柳树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指生读。师: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这真是一棵骄傲、得意的小柳树啊!四、品读小枣树的品格师:难道我们的小枣树就真的没有优点吗?(指名回答,课件演示)师:你们看,那枣子多大,多红啊!。师:你看,大家吃着又大又红的枣子,会说些什么?(课件演示)生:这枣真甜啊!生:枣真好吃啊!小枣树听到这么多赞美,太高兴了。可是漂亮的小柳树什么也没结,(课件演示)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小枣树却什么也没有说。当小柳树忍不住问小枣树的时候,小枣树终天开口说话了。出示第七小段。师:小枣树怎么说的?(温和)试着读给边上同学听一听。师:“温和”你能换个词吗?(亲切)谁能学着小枣树温和的样子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次你发现小枣树还有更大的优点?--------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夸奖小柳树。8、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它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小柳树,你会对小枣树说些什么?生:因为我以前不应该说小枣树难看。师:嗯。你是因为认识到了错误,是吗?知错就改就还是好孩子。五、全文明理师:学完了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说时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说,说枣树多时,师引导,谁喜欢小柳树。)小结:其实,老师很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而且还夸小柳树。但老师也很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确实长得美丽,而且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错就改。六、总结全文1、学生互动:师:小柳树和小枣树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就像《识字4》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么你介绍一下同桌的优点吗?再向同桌说说自己的缺点。2、总结:取长补短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更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