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申报材料我叫吴晨,男,预备党员,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我来自安徽安庆,“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熏陶了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永争一流的意志,也塑造了我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性格。小学和中学阶段,我就一直勤奋学习,奋力上进,保送到安徽省省级重点高中就读。在2006年以安徽生源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为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资源地质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我既保持着中学时的学习态度继续不懈拼搏,同时又以提升自我、奉献社会为目标,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从不同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回馈社会,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时刻牢记我们的社会职务是学生,以学为本,成绩优异并不断努力提高。我在本科学习期间,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认真参加各项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对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积极申报参加学校和学院的科技立项。我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外,还广泛选修广告学、珠宝鉴赏、珠宝设计、文化遗产等课程。不管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程,我一视同仁,要学就学到最好。由于成绩优异,我在本科期间曾先后获得五次专业奖学金、一次“珠峰人才奖”、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并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面对和本科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我同样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和奋斗热情,在完成各项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到科研任务中去,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在研究生阶段,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完成了6篇国际SCI的写作和投稿,已正式发表4篇国际SCI论文。荣获博士国家奖学金、美国UCLA填图训练第一名、Total石油公司地震剖面解释培训第一名、第七届中日韩研究生论坛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和“十佳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我热爱地质学专业。我从2007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戴河地质野外实习开始,真正接触到野外地质,真正感受到地质的魅力和野外地质的深刻。2008年,我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一个月,对地质填图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断层、褶皱、节理、劈理、化石等等名词做梦都在念叨着、思考着。从2009年开始,我每年野外地质工作的时间都在半年左右,我深爱并选择了青藏高原。整整5年的青藏高原地质科研工作,我承认很辛苦甚至时常很危险,但我每年在科研能力上的提高、人生经历上的成长给我的快乐远远超过这环境给予我身体上的委屈。这些也同时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多少人能站在6000米的高原上感受着巍巍昆仑的壮阔;有多少人能沿着雅鲁藏布江思考着藏南的历史;有多少人能站在5000米祁连山上测着产状笑看雪景;又有多少人能在可可西里探索着无人区的神秘,而这在我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作为一名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学者,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不仅如此,我除了参与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外,还因为自己的兴趣与国内外地质学家参加了美国WhiteMountains,澳大利亚悉尼地区、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野外地质工作。我从进入大学开始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努力回馈社会的培养。大二暑假期间,我参加了2008年北京市奥运志愿者;大三参加了第一届青年地质大会(YES)志愿者和“北京市地质灾害宣讲活动”志愿者;并在日常生活中,多次赴北京郊区的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和精心制作的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生的热情与温暖。我曾担任三个学生乐队的主唱和主音乐器手,经常参与社会与学校组织的义演活动,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奉献我们的温情。我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为了锻炼和提升自己在社会工作方面的能力,积极报名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会,从文艺部干事做起,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得到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肯定。2012-2013年担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主要负责文艺和宣传方面的工作,获得“五四优秀团干部”称号。2014-2015年担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