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感想10做命运主人书写五福人生--上海了凡研修班学习心得一部《了凡四训》,开启一扇心门。心态一转,命运则变。我们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原来这只是我们消极迷茫时给自己的安慰,事实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的命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命运,是命中注定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故乡,更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出生时这一切都已成为既定的现实,这就是命中注定。后天命运则是有先天命运转变而成的,是对你后天的一个考量。心态决定命运,心不离根,什么心态就得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从心态上,转变一种活法。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中的先天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命运的后天的选择。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命运并不建立在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任凭命运的安排,是对人生的一种消极,一种被动,只有自己勤于,勇于认知,走出命运的阴霾,挣脱枷锁,才能成为真正掌握命运的智者,才能通达五福人生。“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一个平常人,不能说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然有这一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没有命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来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为贫贱短命。所以,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第1页共5页心态一转,命运则变。从了凡先生的命运中,我们看到,多做善事,种善因,可以改变命运。而且,“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然“一念猛厉,可以涤百年之恶”,这就是心念的力量。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则是了凡先生开出的改变命运的三剂良药。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欲行善,必须先改过。改过首先要发三心:一是发耻心,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耻心,才能够主动的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明了自己的过错,知过是改过的基础;二是发畏心,有一颗虔敬之心,敬畏之心,虽然“过在隐微”,但是“天地实鉴”。只要不敢犯错,就不会犯错;三是发勇心,要当机立断,改变以前的种种不端,从现在开始,反省自己,用道德约束自己,不给错误以任何可乘之机,勇猛精进,过则无惮改。改过的方法,便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从事上改仅仅是从表面上改变,即把过错找出来一样样地改。从理上改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人的过失,有千千万万种那么多,都是从心上造出来的,我的心不动,就什么事情都不会造出来。“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会犯错误。从心上改就必须随时随地提起正念。反观自己,我觉得我能够从事理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明白错误的根源,会在做事之前用这些标准来评判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可是却很难保持一颗清净心,不动杂念,这是因为耽染尘情,私心、欲望太多,邪念现前。所以只有从心上改正,不起心动念,才能够避免种下恶因。的确,当人的想法专心于善时,就不会有恶的念头涌入,正如我们专心于学习,就不会有怠惰享乐的想法一样,从心上去改过,应该是我勇猛精进的方向。第2页共5页改过,是舍旧图新,认清自我,完善本我,更好地积德行善,从而通达五福。积善之方中首先明确了善恶的标准--“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又用十则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