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性追问》学习心得西街学校郑丽娟一、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习惯从现代社会来看,终身学习是现代人基本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我们的事业,适应我们的时代。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习惯。阅读的广度决定你生活的内涵,阅读的深度决定你思想的高度。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学校和周围世界出现的新现象。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变化,不断创新,教师才能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担当起科教兴国的重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完善教师自身修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意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要想取得深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合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渠道,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能使自身得以发展,才能成为学习型教师。人有两张文凭,一张是在大学获得的,可能是大专、本科,也可能是研究生、博士等,但这张文凭并不是你在社会上的通行证。另一张文凭是在社会上获得的,这就是终身学习的文凭,而这张文凭是谁穷其一生也拿不到的,因为“活到老,学到老”,这张拿不到手的文凭才是一个实现生命价值的所在。二、让研究成为教育的必需1、我们的职责什么?一般说来,我们的教师应充当好如下角色:第一,我们是传道者。学生成长伴随思想与价值观、人生理想的确立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形成,需要我们老师运用正确的、健康的、先进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即用“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去引导和示范,让他们去成长,并成为他们行动的方向。第二,我们是学习的指导者。“教是为了不教”,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科产生兴趣,并逐渐的学会学习。我们教师要学会运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解除学习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进而很好的完成学业。第三,我们是示范者。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世之道来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四,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第五,是学生的父母和朋友的角色。第六,教育的研究者。由于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角色,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使自己尽快的成为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的人。教学具有研究性,教师应是研究者,这是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特性。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教师必须明白自身的责任,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要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负责。对学生负责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应该深层次的研究学生、理解学生,真正理性的尊重学生的需要。此外,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功底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亦呈现多种变化与特性,这就需要教师理性面对和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在思考基础上的理性分析与研究才会有所收获和提升。作为教师,对学生成长起了示范、引领、帮助和感召的作用。当然,教育绝无万能,教育家肖川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对于学生成长的守望,在必要1的时候,在学生自由行走和奔跑的时候,要提醒他们哪儿是陷阱,哪儿是悬崖,哪儿可能会绊倒,哪儿荆棘可能会刺伤皮肤。教育不可能无所不能,不可能包打天下,不可能使一个弱国变成一个强国,不可能使一个弱智变成一个天才。”教育是慢的功夫,是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是我们长期追求的事业。2、如何提高我们的专业化水平反思,是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为对象进行审视与思考的过程。卡西尔说过,“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讨的最高目标”,通过反思而使自己进入比较高的精神境界。反思作为可贵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提高专业化水平确实是一个有效地方式。于漪老师告诉我们,每节课后,她想到的,一是学生的闪光点,一是自己的不足。写《教育日志》或者称为《教师成长日记》,是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