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生物的葬礼》——从一节有趣的生物活动课看负担和兴趣襄阳市四十一中张文华在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伴随着笑声和泪花,我们看到三个好朋友的学习状态:一个身上背负着全家的重托和希望,热爱自己的专业但对考试有着强烈的恐惧;一个热爱野生动物摄影却被家长逼着去学机械,整个学习生活痛不欲生;一个对机械和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不拘泥于教授的古板知识传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前两个成绩名列年级倒数一、二名,而他们的好朋友却在年级名列第一……提到学习,总有人说“学习负担”,认为学习就是枯燥而无趣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则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有效的方法,去打破学生固有的学习又苦又累的惯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让课堂变成学生期盼的展示才华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完成学业的殿堂,这其实并不难。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贯彻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细致的引导有较高的要求,而这正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下面,是我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一内容时,设置的一堂学生自我展示活动课,题目是《濒危生物的葬礼》。这节课通过学生的精心准备,通过学生的展示,就体现出了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生物科学的学习,对一些现象的思考,并体现出极高的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本节课的设计起因是网上的一篇报道:《威尼斯的葬礼》,“威尼斯葬礼是由于威尼斯全市已不足6万人,当地居民2009年11月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的“葬礼”。看到这篇文章,我灵机一动:八年级上册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想举办一个活动让学生展现一下学习生物一年半来对生物学的理解,对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的思考;对新课程所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多学科综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学科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因此,在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点,我就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准备为濒危的生物举办“葬礼”。活动内容是每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7人,自由推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选题和成员分工,每个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负责资料的收集,有的负责音乐的合成,有的负责PPT的制作,有的负责在全班进行展示……活动形式为小组展示,可以是PPT展示,也可以是表演或解说等,在此锻炼学生的组织才能、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语言表达和交流等,通过此项探究性学习,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初期,我耍了一个小心眼:一个名叫吴贺康的学生,对生物和电脑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不善言辞,人际交往能力差,被学生称为“呆子”,且其拥有的电脑特长并不为学生所知。但作为教师,我知道这个学生的特长,我要让他发挥特长,让他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先给这个学生了一点提示,比如说材料的组织,比如说材料的呈现方式,比如说如何用PPT展示。这样的学生一点就通,他先做出了一个精美的课件,其后学生来询问相关的问题时,我就展示他的课件为模板,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比较、相互竞争。而吴贺康,则成为同学眼中的英雄,不再是一个“呆子”,而是一个秀才,一个才华横溢的同龄人,成为学习的标杆,大大提升了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状态大为改观,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今年中考时通过优录考试升入了市级重点中学。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