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面对亚运筹备的重大使命、创建典范的竞争压力和新冠疫情的冲击考验,我局谨遵省委“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的指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局干部奋楫笃行、聚力攻坚,突出一个核心、把握两条主线、聚焦四大民生、围绕一支队伍,集中资源力量破开放变革之难、补城市能级之短、解社会民生之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今年1-5月实现了“八升两降五突破”,案件查处量、罚没款金额专项整治次数、智慧化问题发现量、平台信息采集量、信访满意率、停车泊位数、宣传报道量等八大指标翻倍提升廉政风险、受理信访量两项明显降低;非机动车违停治理两车违停整治范围、共建共治格局构建、流浪犬领养、大件(装修)垃圾收运等五方面实现新突破。半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以强改革、抓创新为核心,执法动能持续积聚。顺应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坚决扛起“重要窗口”模范生使命担当。一是大综合一体化稳步破难。牵头实现管理“体系化”,全面认领24条线1329项行政处罚事项,“1+3”全覆盖执法事项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探索队伍“统筹化”,拟定县乡两级“1+8”力量下沉方案,率先在*街道开展赋权试点,下放事项62项、办理案件274起。推进机制“一体化”,认领省“监管一件事”场景57个,开展“综合查一次”20余次,多头执法、扰民扰企现象大幅减少。创新探索“检执共治”,全省首个驻县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检察官办公室正式组建。二是新型执法模式不断涌现。贯彻“互联网+执法”思路,试点探索“无纸化”办案、“云执法”、垃圾分类“智慧”监管等模式,全覆盖运用双随机平台、掌上执法系统开展监督执法检查,执法效能大幅提升,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542起、同比增长8.08倍,罚没款989万余元、同比增长10.18倍。三是共建共治格局逐渐成型。探索建立“商户自治微网格”模式,商户参与率达100%。升级“网格管理制”,整合环卫工人、服务外包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市容市貌闭环管理全面强化。创新推行流浪犬爱心领养活动,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犬类管理。四是全民普法宣传成效显著。以执法短视频、曝光台、有奖竞答、微课堂、正负面清单等形式开展“城管说事”,发表宣传报道130余篇,同比增加45.3%,综合执法社会认知度明显扩大。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开展“城管五进”宣传活动32次,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打通。(二)以迎亚运、创典范为主线,城市面貌持续焕新。通过“点线面体”四维发力,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品质,以主人翁心态、喜迎亚运盛会,立决战决胜之志、创文明典范之城。一是重点点位高效整改。加强曝光点位整改,及时销号“啄木鸟”等各类平台反馈问题2250余个。探索建筑垃圾闭环管理机制,利用土盾系统实现定车辆、定路线、定重量、全天候监管,全力保障亚运配套工程项目,查处案件49起,同比增长近4倍。二是亚运路线显著优化。深入开展亚运道路沿线违建拆除、违法广告拆除、路面清扫、“见本色”深度保洁、规范店名招牌、整理垃圾清运等六大行动,有序推进青草巷及国际风情街市级文明示范街区、**大街省级示范街区创建,全力打造*湖、*湖、*镇**公园3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完成5条主干道路面见本色,亚运精品路线全面洁化。三是市容环境全面改善。部署开展“一跨六乱”专项攻坚,教育劝导市容违法行为3612起,清理占道经营119处。重拳出击两车停放乱象,联合开展非机动车拖离处罚,中心城区拖离非机动车1269辆、处罚588起、劝离820余辆,整治范围逐步向**、**、**等乡镇延伸,停车秩序大幅改善。四是“智”理体系成效初显。以市容AI技术为支撑,89个自建高清摄像头实现24小时“不打烊”,全时段发现问题、全过程关注时效、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构建形成,发现各类问题25217件、同比增长64.09%,自动抓拍准确率提升至70%,问题解决率达100%,及时解决率达99.96%。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城乡一体化服务监管平台加快运行18个街镇人员架构及县级协同单位处置人员梳理完成。(三)以保基本、惠民生为宗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