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精选篇)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政绩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量化考核工作成效的一种方式,是激励干部敬业奉献和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和措施。首先,要清醒认识政绩观的内涵和含义。政绩观是指在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对干部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政绩观关注的是干部的实际工作成效,注重的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贡献。政绩观不是简单的功利主义观念,而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下,全面评价干部的政绩与道德修养、能力素质、领导才能等综合要素的结合。我们应努力使政绩观回归真实、理性和科学,充分发挥其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绩观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造福百姓,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绩观评价的是干部对于人民事业的贡献,所以我们要注重从人民的角度衡量政绩,关注人民的实际需要和诉求,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然后,要正确处理政绩观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政绩观是全面发展观的衡量标准和激励机制,但不能简单地将政绩观与经济发展绩效等因素划等号。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政绩观评价体系,激励干部全面发展,鼓励干部在不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此外,要倡导廉政与清正操守相统一。政绩观要与廉政建设相统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监督,确保政绩评价的公正和准确性。同时,要强调干部的道德修养和清正操守,在政绩观评价中注重道德品质的考量,防止干部为了追求政绩而违背廉洁原则和纪律要求。廉政与清正操守是政绩观的重要保障,必须始终与政绩观相统一,共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后,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全面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引导,加强对政绩观的宣传和解释,帮助干部深刻理解政绩观的内涵和意义,充分认识政绩观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理论武装干部,引导干部正确处理政绩观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总之,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从内涵和含义的角度深刻认识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政绩观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并倡导廉政与清正操守相统一。通过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引导,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干部政治教育,推动正确的政绩观深入人心,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