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培养文言语感。(2)积累古诗文名句,背诵精彩句、段。(3)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复习,了解作者、文体及其相关的知识,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阅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2)积累古诗文名句,背诵精彩句、段。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所学课内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构建网络提示:因为本单元知识量大,知识点集中,向学生提前布置自主复习的任务。明确复习任务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句子翻译、文学常识、名句积累等。印发学案出示以下自主练习题:一、名句识记印发学案出示以下自主练习题:一、名句识记1.嗟乎!燕雀安知哉!2.且壮士不死即已,,王侯将相!3.,奉命于危难之间。4.浊酒一杯家万里,。5.会挽雕弓,西北望,。6.了却,赢得生前身后名。!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汉室可兴矣。8.臣本布衣,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二、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2.为天下唱通,3.固以怪之矣通,4.被坚执锐通,5.仓鹰击于殿上通,6.自董卓已来通,三、古今异义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今义:2.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3.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4.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8.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1.故广故数言欲亡()上使外将兵()2.将项燕为楚将()五、词语解释1.苟富贵,无相忘()2.发闾左適戍渔阳()3.失期,法皆斩()4.忿恚尉()5.请广于君()7.盖追先帝之殊遇()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六、语句翻译1.天下苦秦久矣。译文: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译文: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文:七、文学常识1.司马迁,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夏阳人。著作有《》等。2.刘向,西汉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他将战国时期的史书进行整理和编订,著成《》。3.诸葛亮,字,阳都人,三国时期卓越的家、家。著有《》。(二)展示交流、合作深化1、布置朗读的任务,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深入理解。2、复习归纳:(1)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出师表》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2)赏析词中的名句。(三)典型例题剖析词语解释1.苟富贵,无相忘(如果)2.发闾左適戍渔阳(强迫去守边)3.失期,法皆斩(名词作状语,依法)语句翻译1.天下苦秦久矣。译文:天下人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戍卒中到处(有人)谈论(这件事),都指点目视着陈胜。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文: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去征求询问(治国的)良策,识别、采纳正确的意见。(四)总结归纳、点拨升华中考备考方略指导:在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中考备考方略指导: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是:留、删、补、换、调、选、译、意、缩、扩。中考备考方略指导:(1)通过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能够把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去。同时注意文章的差异,能够阐发个人的见解和认识。(2)阅读不同文体的语言材料,能从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特色的角度,比较文章的异同点;在比较中,表达个人独特的体验和认知;能借助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