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南京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材料二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商君书》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3)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解析: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第(1)(2)(3)问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归纳作答即可。第(4)问要结合前三问,从转变民风的重要性、措施和作用等角度思考。答案:(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任答两点)(2)措施:刑罚平等,废除贵族特权;采用分权办法,加强官吏职权管理;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视农业,让农民专心务农。(3)影响: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富足,国家富强;人民勇于为国战斗,军队战斗力增强。(任答两点)(4)启示:改革须关注民风问题;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法律制度是引导民风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变民风有利于凝聚力量(或社会和谐)。(任答两点)2.(2013·淄博一模)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因天地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摘自《临川先生文集》(1)依据材料归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指出在变法中是如何实践的。(2)上述理财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不独费出之无节”“生天下之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王1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第(2)问紧扣其在今天有益方面的体现,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答案:(1)思想:反对增加赋税;提倡节俭省财;发展天下生产(生财、聚财、用财)。实践:市易法、募役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任答三点)(2)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关注民生;提倡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重视财富创造,增加收入;放眼天下,广开生财之道。(其他言之有理者也可)3.(2013·济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鳌江论坛》(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上“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的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的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