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为幸福;医生以医治好一位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而且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自己工作也将近十年了,自己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有没有找到幸福感?而我们的幸福又该到哪里去找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感受吧!1、教师的幸福源在与孩子的真挚感情中“我是幸福的?抑或是不幸的?”我不禁问自己。从毕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到现在将十年了,从刚开始充满梦想和冲劲,想要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一番事业,到后来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繁琐。很多教师在这种反复的、繁琐的工作中渐渐麻木,感到无味、感到不快乐,但是我仍然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是的!我是幸福的!每当看到孩子们因理解了一个词语,读懂了一句句子,做对了一道题目而绽开笑容时,我感到了幸福;每当听到孩子们对我说“老师,下节课还是你的吧?真是太好了!”时,我感到幸福;每当遇到家长们反映“老师,您多教育教育,他最听您的话”时,我感到幸福;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我仍为我一天的付出而感到幸福……是的,我是幸福的,我在用我的双手创造着幸福。2、教师的幸福源于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中因为爱孩子,因为想给孩子更多,教师自然会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我们必须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并付诸实施。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那苦尽甘来的充实吧。作为一个教师,有什么比用努力工作而让学生信赖和爱戴更重要呢?3、教师的幸福源于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教师的心,因为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还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来自教育学生,学生是老师的一切。时代在变化,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变化,老师要能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改变自我,这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幸福的感觉才会不断的提高。我认为不断提高幸福感就要做到:一、调整心态,感悟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要想拥有幸福,需自己去努力。1、理性调整期望值。许多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丧失职业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过高的角色期待,从而导致了低成就感。选择做人民教师,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甘于平凡。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当教师,就要有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要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而是属于“群体”社会型工作,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因此,想升官发财的人不要当老师。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2、学会知足常乐。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改变他人,很难,唯有改变自己,学会知足常乐。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降低不可能的要求和减少不合理的需要。正确地看待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不过高评价;冷静地看待晋职评优、进修深造、奖金福利等资源,不过分要求;客观地看待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过度期待……知足常乐的教师常常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比如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比如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他们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能进行理性的妥协,能坚持有所为又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