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特色水产工作总结上半年以来,我市水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创建特色水产强市,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上半年全市渔业经济形势分析上半年全市渔业经济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呈现出“七增”、“一降”的新特点:渔业行业产值达到14010万元,同比增45.9%;销售鲜活水产品5600吨,产值7140万元,同比增12.6%;加工水产品3400吨(含鲟鱼籽酱0.5吨),产值6000万元,同比增2倍;休闲渔业产值870万元,同比增30%;特色品种鲟鱼养殖苗种基础达到1600吨,同比增1.7倍;成鱼销售综合价格一般增幅10%(鲟鱼标鱼30000元吨,同比增6000元,增幅25%;鲟鱼大鱼34000元/吨,同比减少3元/斤,减幅15%;X65533;鱼达到11000元/吨,同比增1000元/吨,增幅10%;其它同比持平);渔业对全市农民纯收入的贡献新增58.9元;饲料价格同比下降6%(鲟鱼饲料7000元/吨,每吨下降200元,同比降3%;X65533;鱼饲料3500元/吨,每吨下降500元,同比降12.5%)。二、上半年全市推动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法(一)推进五大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渔业基础。一是完善红花套水产品加工园区。这里占地200亩,落户的三家龙头企业(中宜绿得、天峡鲟业、土老憨清江野鱼加工),计划总投资1.3亿元,达产后加工能力3万吨,原已投资6000万元。今年计划新增投入1800万元,上半年已到位1000万元,正在建设水产熟食加工生产线、清江野鱼生产线、冷库等设施。二是完善清江名优鱼苗种繁殖基地。市清江名优鱼良种场于今年元月经省水产局下文已建成省级名优鱼良种场。鸡头山生态渔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新建成工厂化鲟鱼苗种车间一处300m2,新增苗繁育能力50万尾。三是改造扩建精养鱼池10341亩,其中改造9338亩,扩建1003亩,投资672.9万元,新增生产能力1100吨。四是发展工厂鲟鱼养殖基地。天峡鲟业计划新增投入6300万元,新建1.4万m2鲟鱼养殖车间,上半年基第1页共4页本完成土建工程,到位投资约20XX万元,预计9月可完工并投入运行。五是改造库区网箱养殖基地,新增硬化渔用公路5km及网箱设施加固投资150万元。(二)落实四项惠渔政策,扶持特色水产发展。一是项目倾斜。上半年市发改局帮助天峡落实濒危物种高效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投资6200万元,其中省发改委无偿资金800万元。二是市财政为水产养殖户落实贷款贴息20万元。三是市财政为长江禁渔期新增渔民生活补助14万元,比20XX年的26万元,增加50%。四是扶持渔业合作社发展。上半年已落实由市财政支持8万元,扶持青林寺清江名优鱼产业合作社建120m2的速冻冷藏库。(三)狠抓九项业务工作,服务特色强市创建。1、狠抓水产品标准化生产。一是极力普标准化养殖技术,上半年已组织技术培训27期,34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600份。二是组织违禁药物检测6批次,经检测机构化验,无一样品超标。三是继续巩固了四个省级鱼病观测点。四是督导养殖环节规范操作。2、狠抓品种结构调整。一是在库区建立了青林寺、鄢家沱两个品种结构调整示范区。两示范区近4000只网箱。目前鲟鱼产量基础约1300吨,年底可达3000吨以上,产值可达9000万元左右,同比增收20XX万元以上。二是建立了50亩塘堰匙吻鲟高效养殖示范点。其中白洪溪水库坝下13亩精养池,目前总产已达到约6.5万斤,亩平5000斤,亩平纯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3、狠抓为企业服务。一是为龙头企业当参谋。上半年为土老憨清江野鱼加工厂剁椒鱼头项目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帮中宜绿得新上鱼饯车间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为清江水产公司今后发展调整品结构提出建议。二是帮助企业办实事。帮天峡鲟业申报全省十家龙头企业,已引起省水产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半年省水产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三次深入天峡考察。帮宜化集团中华鲟项目区规范完善危化物品码头,多次派专人到省水产局汇报,争取行政许可。三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上半年多次帮宜化集团、东阳光、丰岛等企业调解涉渔纠纷,第2页共4页妥善解决了有关矛盾。4、狠抓渔政执法。一是继续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组织渔政专班,安排2艘渔政执法船,固定6人,4~6月坚持日夜巡查,落实了禁渔期渔民生活补助,市政府分管市长对禁渔工作进行了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