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第1课时)学案导学【学习目标】1、结合有关资料,说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3、通过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的反思以及人类与然关系的探讨,形成正确环境伦理观。4、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环境问题在全球的分布状况,提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学习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学习难点】结合具体环境问题,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措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源:学科网]【学习过程】一、全球性环境问题1、回忆必修一的相关内容和图1-3-2“温室效应示意图”、图1-3-3“海平面升高”,掌握下列问题:(1)温室气体(2)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3)造成的影响(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4“臭氧层遭到破坏”,探究下列问题:(1)臭氧层分布在大气圈的哪一层,对地球生物有什么作用?[来源:学科网](2)破坏臭氧的主要物质是,它是随着人类的什么活动进入大气层的?[来源:Zxxk.Com](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有哪些?臭氧浓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分布地区:①;②;③(5)臭氧层破坏造成怎样的影响?解决的措施是什么?3、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5“世界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探究下列问题:(1)酸雨的pH低于,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说出世界和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3)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解决的措施是什么?4、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6“1982-1990年世界平均森林消失量”,探究下列问题(1)森林被称为“”,它的作用是什么?(2)目前破坏最严重的森林带是,森林锐减的原因是什么?(4)森林锐减会造成哪些危害?解决措施有哪些?5、阅读教材内容,回忆所学内容,回答:水体污染的原因有6、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9“世界土地荒漠化”,探究下列问题:(1)从自然和人为方面说明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来源:学科网](2)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哪类地区?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的地区,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来源:学科网]7、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10“近400年来鸟类的灭绝速度”,探究下列问题:(1)鸟类灭绝速度有何变化?引起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2)针对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现象,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8、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3-12,探究下列问题:(1)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垃圾污染会对哪些方面构成危害?【小结】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当堂检测】1.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为了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A、保护森林B、采用新能源,代替煤炭C、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D、人工制取臭氧,向大气排放5.可有效减缓物种灭绝速度的人类行为有()①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②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③禁止捕猎珍稀野生运动④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我国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