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VIP免费

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1/3
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2/3
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3/3
浅谈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周莉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随着这次革命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与质疑。相反,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主动学习”又是“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又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教师必须先“教”出兴趣。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么如何设法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与追求的热情呢?我认为促人深省的发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可以这样设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同学们,你们都赞同这句话吗?”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赞同”,梢停片刻,我严肃认真地说道:“今天,老师却不赞同,因为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能从低处向高处流,例如在夏秋之际的早上,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从其根部往上流而来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处流向高处呢?”这样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如,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馒头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然后问:“有什么感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快就答出来:“有甜味。”我趁热打铁:“为什么会有甜味?”这样,学生的兴趣勃然而发,热情高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如,在讲“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流行歌曲《两只蝴蝶》是大家最爱唱的,那你们知道其中那美丽的“翩翩飞”的昆虫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吗?它与蝗虫的发育是否相同呢?”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总之,有“疑”才有“趣”,“疑”和“趣”是互为表里的。读书之趣,在于求知,而一知之得,非“疑”不可。当通过设疑、辨疑、解疑而学得知识时,才会其乐融融,其趣无穷。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才会主动自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①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实验步骤,可使学生养成始终如一的做事习惯。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如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演示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而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按顺序观察的习惯。这样不但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还加强了小组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创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求教师更新理念,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将学习主体还原,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必须创设条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