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依托,构建小组合作式的高效课堂——兰化二中课堂建模的感受来到兰化二中学习交流已经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中我的收获颇丰,但就教学这一块来说,我就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兰化二中课堂建模的感受。以导学案为依托,构建小组合作式课堂教学,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式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的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我们学校开始实行“两段五环节”导学教学模式已有将近两年,本学期开始,我校要求在七八年级所有统考学科中全面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老师过去上课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几点理解和想法:一、构建新模式的理论基础“两段五环节”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途径、以展示交流为手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注重“独学、对学、群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为抓手,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两段五环节”导学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了如下原则:1、课堂高效性原则。即要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2、人本化原则。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大胆放权”,讲在学生不解之处,导在学生疑问之处,评在学生易错之处。4、“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原则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和思考问题能力的时候,要先教后学,但教师要把教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5、活动化原则通过小组探究、班级交流、成果展示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突出一个“活”字。在课堂上让学生达到身、心、神“三动”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二、新模式的构建与操作。课堂分成两个时段,核心时段五大环节: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教师答疑,精题精讲,当堂检测;辅助时段分层活动,拔“优”扶“差”。在语文教学上,结合语文的教学特点,形成了以下模式:(一)模式核心:“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教师答疑→精题精讲→当堂检测”(二)基本内容和框架:①明确目标,自主研读一阶:自主研读②研读测评,问题导航,合作探究二阶:师生探究③展示交流,师生点评三阶:交流,点评④总结归纳,知识建模四阶:教师精讲⑤当堂测评,及时纠正五阶:当堂检测(三)操作流程:1、研读阶段,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突出自学。学生自主研读时,教师在小组间巡回收集学情,也可以参与某小组内讨论,对问题较大的内容,教师予以引导,或把问题提交其它小组。2、探究阶段,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突出共探和学生的展示。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与引导,在学生交流完了之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3、反馈阶段。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突出检测。总结时指导学生谈重点、谈收获、谈困惑、谈设想。形式可以用框图、表述、编顺口溜、绘知识树等等,让学生喜闻乐见。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测评题,当堂检查评分。(四)课堂教学的特征。“两段五环节”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字:低、小、多、快、大。1、“低”指低起点。难度过大严重挫伤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一节课没有坡度与深度,从而就没了新意,过于简单直接也不需学生探究和讨论。2、“小”是指小步子。要求教师把每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列出来,一节课学习一个或两个知识点,把它研究透彻,这样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移动。3、“多”指的是多活动。通过活动的多样化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让身动、心动、神动融为一体,显示出课堂的活力。4、“快”指的是快反馈。快反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导学路线。5、“大”指的是思维容量大。交流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容量加大,容易激起思想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