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利用天平找出5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2.数学广角。3.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实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单元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单元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单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材第111页的例1及113页的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天平,卡片、5个药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2.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3.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4.揭示课题。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二、教学实施1.出示例1: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2.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瓶钙片,其中有1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