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查阅相关资料,读一读鲁迅的作品。(学生)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 、 揭 示课 题 , 明确内容(用时 : 3 分钟)1.板书课题。2.依题设疑:作者为什么在“伯父”后面又加了一个“鲁迅先生”?1.齐读课题。2.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与交流。(“伯父”在前, “鲁迅先生”在后,说明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表达的是对伯父的怀念之情,而后才是人民心中景仰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及革命家鲁迅先生。)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为本节课的理解做准备。二 、 自 学探究,初步感 知 ( 用时 : 15 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自学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 题 。 画 出 精 彩 语句 , 进 行 恰 当 的 批注。 2.指名进行概括。3.小组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画出精彩语句,进行批注。2.尝试为回忆的五件事概括出小标题。(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伯父鲁 迅 的 五 件 小 事 : 谈《 水 浒 传 》 、 谈 “ 碰壁”、放爆竹和花筒、救 助 车 夫 、 关 心 女佣。)3.在小组内,结合自己画的精彩语句及批注进行交流。学生在完成预学卡后可直接交流概括为五件事。提示学生概括小标题时,可以根据段意概括,也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完整故事来提炼小标题。提炼的小标题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数是短语。三 、 整 体感悟,品析形 象 ( 用1.全班交流,抓住关键语句谈一谈鲁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1.结合自己批注的内容进行汇报。(1)① 画出对伯父的语1.在谈论读书中,引导学生 抓 住 伯 父 的 语 言 和 神态,理解伯父话里的弦外时: 17 分钟)(1) 品 读 “ 谈 《 水 浒传》”。(2)品读“谈碰壁”。① 指名交流、汇报。② 介 绍 背 景 , 理 解“四周黑洞洞的”③ 指导朗读。(3)品读“放爆竹和花筒”。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向来汇报。(4) 品 读 “ 救 助 车夫”。① 抓住关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