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背景: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2.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3.实质: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4.影响(1)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概念阐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历史阶段在位总统经济理论历史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凯恩斯主义经济高度繁荣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凯恩斯主义陷入“滞胀”困境20世纪80年代里根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经济回升并增长,但赤字严重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再度繁荣特别提示如何理解“滞胀”?“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滞胀”阶段,重创了各国的经济。(三)美国的“新经济”1.背景:二战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概念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3.含义: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特征: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基本上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5.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6.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特别提示“新经济”的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其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四)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1.凯恩斯主义特征(二战后)(1)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2)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3)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2.货币主义(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推出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3.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90年代):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疑难问答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计划经济”吗?答: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经济计划,但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五)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1.发展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2.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3.措施(1)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2)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全面指导和调节社会经济。4.结果(1)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特别提示二战后,英法与美国不同,因其私人垄断资本较弱,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大量企业国有化。20世纪80年代,英法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将大量国有企业私有化。(六)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2.特征(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内容(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4.结果: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归纳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四大新变化(七)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背景: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2.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4.结果(1)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