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语文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语文版_第1页
1/4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语文版_第2页
2/4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语文版_第3页
3/4
人教版七年级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编者语:阅读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行为,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学生间的小组合作探究,又往往能促进每一个阅读个体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这过程中的“导”起重要作用。下面以教师导读带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做法,值得一鉴。一、设计目的:1、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4、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二、学生分析1、处于学习的过渡期。初一学生,尚未摆脱小学“乖乖听课”的学习模式,对主动学习的概念比较模糊。2、语文基础较差。初一学生普遍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对字型、字音的掌握不牢固,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阅读文言文时感到吃力,甚至失去阅读兴趣。3、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好胜心。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集体意识,而小组学习成果的演示也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好胜心理。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⑴以书面形式教会学生学习一篇文言文的步骤。⑵预习中设置“你们认为本课应掌握的生字词”一题,能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体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通过小组内组员的共同查找、订正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又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和好胜心理。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全文的板书,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⑷课后的兴趣活动,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一项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小组对文章的理解一项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各展所长表达自己的感受。2、教学过程⑴布置预习通过工具书完成文章的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⑵A、导入:认识成语的出处,了解为何一个昔日的“吴下阿蒙”可以令人“刮目相看”,引出“刮目看阿蒙”。B、检查预习一小组朗读,其他小组订正,归纳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以打擂台的形式,小组间互相挑战文中的翻译,从而归纳出各段落的重点词语。C、合作探究。问题:孙权劝学的理由有哪些?吕蒙学有所成了吗?要求:在文中找出关键性句子,设计板书。D、熟读、读出味道。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心情,语气。⑶堂上学习效果检测⑷老师小结⑸布置课后兴趣活动【合作记录表】初读──读准音老师建议: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要求:不借助任何工具、不看课文注释);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正音,找出读错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多音和形似字的原因);二读──理解大意老师建议:组员分工,轮流作口头片断翻译,并指出个人翻译部分里的重点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记录并及时指出他翻译的不足。各部分的重点词语是:翻译下列难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孰若孤?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读──读准句读细读──合作探究老师的话:在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之后,应该对文章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包括重点句的赏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自己的阅读感受等等。要多角度去思考,有条理地表达【问题】一、孙权劝学的理由有哪些?二、吕蒙学有所成了吗?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试概括分析熟读──读出味道老师的话:经过前面的三读,相信你们对文章都有自己的体会了,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读出人物的心情、语气。学习效果检测课后兴趣活动一、回忆《伤仲永》,完成表格通过比较,你的感想。老师的话:1、通过比较,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联系你的实际谈一谈。2、小组成员每人写一份(附纸写),找出每位同学文中的闪光点,再给他提一个建议。二、任选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小组对本文的收获(画画、朗读、、课本剧、读书笔记……)你们选择的方式是:准备展示的时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4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