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磁波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学习目标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2、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3、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自主学习(通读教材后独立完成本栏目的问题,限时12分钟)●知识准备1.电磁波可以传递,还可以传递。2.要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修有两个特点:①②3.接受无线电的装置是。●教材助读1.阅读教材“电磁波与信息的传递”回答:(1)电磁波发现以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2)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是(3)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2.阅读教材“电视”回答: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但是,电视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台。195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电视能.在电视的发射端,把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__________信号的过程叫摄像.在电视接收端,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以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图像信号送到显像管.摄像机在1s内要传送__________幅画面,由于画面更换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效应,我们感觉到的便是活动的影像。3.阅读教材“雷达”回答:雷达是用无线电波来的设备,利用的是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发生__________的性质,波长越短,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越好,雷达使用的是__________波段.4.阅读教材“移动电话”回答: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___________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相当于一台收音机,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发送的信息.5.阅读教材“因特网”回答: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至少写出两项)●预习自测1.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地面传播B.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直线传播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波长恒定D.只要有三颗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传递微波,就可把信号传遍全世界●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合作探究●新知探究一个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为1μ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0μs,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现出的尖形波如图14-3-4所示,已知图中刻度ab=bc,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提高1.利用雷达测云层距我们观察点距离时,电磁波从发射到吸收共经历时间10-3s,则该云层离观测点多远()A.100kmB.200kmC.150kmD.250km14-3-42.在海湾战争中,利用红外线探测仪发现目标飞毛腿导弹,然后将信号发射给通讯卫星,再由通讯卫星发射到美国本部,经计算处理再发出指挥,由原来的通道返回战场发射“爱国者”,对导弹进行拦截,请你粗略估算一下,这信号在空中传播要多长时间,假定地面距离卫星的距离为36000km()A.0.12sB.0.15sC.0.24sD.0.1s3.早期电视机接收的频道为1—12频道(48.5—223.5MHz),全频道电视机所接收的频率除了1—12频道外,还包括13—56频道(470—862MHz),试求早期电视机和全频道电视机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第四章电磁波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知识准备1.能量信息2.①要有开发的电路②要有变化的电流3.天线●教材助读1.(1)书籍、报刊、杂志等(2)电磁波的发现(3)越大2.传递活动的图像电调谐调解25迅速视觉3.测定物体位置反射微波4.电信号5.生活和工作●预习自测1.BD●新知探究s==m=7.5×103m.巩固提高1.C2.C3.λ1=m≈6.19mλ12=m≈1.35mλ13=m≈0.64mλ56=m≈0.35m所以,早期电视机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为1.35m≤λ≤6.19m全频道电视机的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为0.35m≤λ≤6.1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