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学习目标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强化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阅读课文做下题1.明朝的建立: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农民起义,年初,以为都城,改称,建立朝。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政、和政。②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负责。全国的大权,都集中到了手里。③建立:机构------。④科举制:利用“”,束腹人民的思想,加强君主的统治。3.靖难之役:①.背景:为了巩固统治,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大权。死后,继位的看到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下令实行。②.过程:在削藩的过程中,北平的燕王,打出“”旗号,起兵反对,史称“”。③.结果:靖难之役以的胜利告终。称帝,他就是。4.明成祖迁都:①时间:②迁都:(改北平为)③目的:加强对的控制。5.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①继续执行政策。②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和。达标测试1.秦朝的“丞相”一职最终被废止的朝代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2.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3.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A.锦衣卫B.行中书省C.三司D.丞相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4.(2015·汕尾)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吵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5.(2015·永州)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6.(2015·梅州)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A.加强中外交往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加强君主集权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8.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A、六部B、中书省C、行中书省D、三司9.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秦朝隋朝B.秦朝唐朝C.秦朝宋朝D.秦朝明朝10.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11.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12.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拜访明太祖统治后期的政府衙门,那么他不可能如愿的是()A、丞相府里热闹非凡B、锦衣卫的头子召见了他C、六部长官接见了他D、拜访殿阁大学士13.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①李世民②嬴政③朱元璋④赵匡胤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王定保《唐摭(zhí)言》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2)结合材料一、二...